第571页

要知道那个时代的程序员跟现在的程序员可是完全不同的生态。那个时代的程序员要解决问题编程用的都是c或者c++,同时还需要配合汇编语言跟硬件描述类语言vhdl之类来完成基础开发。

怎么说呢,相对于现在的各类高级语言来说,java速成班,三个月就能让一个普通人拥有一定的编程能力,但如果换成c++,别说三个月,三年能不能速成都要打个问号。如果换成汇编的话,那就更可怕了,虽然说汇编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难,但是汇编语言里没有指针,这也就意味着学习汇编时所有的变量,函数都由栈或是堆上的偏移地址所代替……

极其复杂且效率极低,虽然执行效率能把java,ython这些高级语言甩出几百条街,但敲打代码的速度却能被现代的高级语言甩出几千条街。

可想而知当年的程序员是多么苦逼了,免费的环境,学了半年,没了,无限期停摆了,以后说不定都不支持了。这也就是当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加上当年学电脑程序属于极为小众的群体,九五年那会,华夏百分之九十的普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是个人c。

所以即便吃了哑巴亏,也就只能被这个小众群体默默消化了,甚至浪花都没能溅起来一个。说白了,还是吃了信息差的亏,不过到了这个时代这种事情已经不太可能发生了。

这大概也是帕特·基尔辛格不得不去华夏拜访宁为的原因。

只可惜,先辈的荣耀着实很难找到了。

当然也包括此时。

……

“纳德拉先生,感谢你通知我这个消息,不过我们都知道做cu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我们的工程师尝试着使用过他们的极简eda,不瞒你说,起码就现在来说,这种最为基础的芯片设计软件应该还不具备设计大型集成电路的能力,而如果使用我们的技术,还没有配套的三维布线技术可以使用,所以你难道没有问问那位宁教授,他们是不是把一切想的太简单了?”

帕特·基尔辛格的语气同样很放松,似乎对于这通电话包含的内容不屑一顾。

可惜的是萨蒂亚·纳德拉其实很清楚英特尔对于现在三维芯片制造技术其实非常紧张。从理论上能继续延续摩尔定律的新技术,正撞上已经将摩尔定律进行到极致的旧有技术,注定会爆发出激烈的火花。从哲学上来说,这是生产力进步后不可避免出现的情况。

“非常好,帕特,真的,我一直看好你这种不畏惧任何竞争的精神。那么你肯定也不会介意微软未来会像配合英特尔一样配合华夏的半导体公司,在软件层面支持他们的新芯片,对吗?”萨蒂亚·纳德拉用略微带着一丝调侃的语气说道。

其实站在他的角度是不太看得上帕特·基尔辛格的,即便这位曾经在英特尔效力过三十年的工程师。真要说起来,当年两人还是竞争者关系,因为鲍威尔退休之前,帕特·基尔辛格同样也被纳入过微软董事会的视线,当时也有人期望能聘用当时还在担任vware公司ceo帕特来掌舵微软。

但很显然,持这种意见的董事失败了,最终萨蒂亚·纳德拉在鲍威尔的支持下登上了微软ceo的宝座。谁能想到多年后帕特又重新迂回到了英特尔成为,成为这家半导体巨头的领头者。

对此萨蒂亚只能感慨世事无常。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帕特·基尔辛格给他的感觉稍微傲慢了些,但也比英特尔上一位ceo要更有能力。他真的不知道英特尔股东是怎么想的,为什么会把一位财务出身的高管推上ceo的位置来应对全球化的竞争,难道是看中了那位鲍勃兄弟的理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