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
宁为想了想,然后用手沾了些茶水,在桌上随手画出一个坐标系:“希尔伯特空间最基础的定义是完备的,您的论文我仔细研究过,还重新模拟过实验过程,通过调谐2个最近邻量子位元共振,也得出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结果。当然正如学术界质疑的那样,实验室依然存在选择漏洞嘛……因为在量子力学中,引力很难被量子化嘛,gr之后的引力真正的自由度是什么,没有语言可以描述。”
“波粒二象性跟广义定域描述方式都不相容嘛……这就好像我们写傅里叶变换,引申出湮灭算符,单粒子态就是产生算符作用到真空态的结果。这当我们做傅立叶展开的时候,实际上是默认了一组坐标系,闵氏时空里通常会选择惯性参考系的坐标,这也就导致了量子场论里的粒子态的概念在弯曲时空并不自然……”
“我之前的想法是能不能给引力找到一种新的量子化方案,即包含现有的量子化方案又能解决引力量子化发散的问题。看了您的研究之后,又多了一个问题,虚数的物理意义究竟在哪里?”
第409章 请再多给我十多分钟
对于宁为来说这顿饭最大的收获大概就在于拿到了潘教授的号码,对于他要研究的方向,虽然这位在量子物理信息领域的大佬保留了评价,但也客气的表示,不管遇到什么问题,都能随时联系。
当然宁为也得到了一些他之前没有关心过的信息。
他还真不太清楚,外头已经在多个科研领域已经开始将许多基础数据跟工业基础软件内置算法敝帚自珍。不过这大概也侧面说明对面终究还是有些怕了。
到不是宁为不太关心时事,科技层面的竞争其实一直都很焦灼,芯片威慑的手段并没有少用,这些他都是知道的,不知道的是原来这种竞争已经涉及到了基础学术领域。
吃完火锅,送两位大佬各自回去之后,宁为没有回家,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打开电脑后让三月在公开网络综合这方面的消息报道,给出一个综合性判断。
“喵……综上数据证实学术脱钩一直在事实上存在,综合性判断,这是出于对华夏正在打通资本市场与学术、产业互动通道的应激性反应。因为一旦基础科学研究成果能够以较快的速度转化为产品,将冲击世界科技市场。这也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这会让既得利益者感受到恐惧。”
看着三月综合出的数据,听着三月给出的最终判断,宁为觉得不冤。
毕竟他的夙愿没变过,促成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这本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且宁为也并不觉得对面做得很过分,科学是有国界的嘛,事实已经证明了无数次了。
先进就限制,落后就学习,这无可厚非。
唯一的问题是,他突然觉得之前给出的建议似乎太厚道了。套用这个理论,d结构、宁芯一号、三维显示技术、极简eda、湍流算法这些产品,宁为觉得他还是卖便宜了。
更亏的是,他之前在大会上发表的论文,都还是公开的,而且售价不贵不说,全世界的人都可以花费些美元便能下载。当然,理论上说其实他也能花费些美元就去下载人家的研究成果,事实上三月每个月都要花费数万美元来下载各种学术论文,但宁为还是觉得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