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2页

理论上来说,这玩意儿甚至可以同时站在正反两方,把任何资本不愿意被广泛议论的话题炒到火热,从而影响到整个资本市场。更别提现在三月能够控制的东西已经越来越多了,更可怕的是,这玩意儿现在已经表现出攻击性,虽然还没有实质性的反应,但已经让人感到不安。

情报部门并不是没有行动。

其实这数年来天知道已经撒出去多少钱,想要拿到三月的第一手资料,目的是对这套智能体系做一个综合性评估,但很遗憾,在花费了无数金钱,折损了许多人手之后,这个目的依然没有达成。

再加上宁为这些年一直老老实实的教书育人,甚至都很少在公开场合发表言论,这直接导致情报机构甚至不知道宁为作为三月系统的开发者,对于三月智能系统的掌控力度到底多大。

情报层面太多空白,可供用于决策的信息不足,这也直接导致无数人真的被吓到了……

起码就休伯特·萨克勒所知,许多大富豪已经开始不再相信市场上的智能安保系统,比如无所不在的摄像头。因为谁也不知道在已经表现出攻击性的三月人工智能系统是否能轻松侵入到这些所谓的智能安保系统,然后收集自己的生活习惯,本来用于保护的手段,可能在机器的控制下叛变……

毕竟电影里都是这么演的,而且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似乎也不是没有可能。

于是各类的保镖公司生意开始火热,跟机器比起来,多雇些人似乎更为安全。

也有更多的投资涌入到自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外界盛传谷歌曾经被尘封的所谓人工智能计划再次重启,ib跟斯坦福人工智能实验室,国家费米实验室,还有知名的波士顿动力等等科技公司,都开启了各自的计划,并投入海量资金到这一领域。

就连许多传统科技行业也开始纷纷跟国内各大知名高校实验室合作,比如波音开始投资卡内基梅隆的u-ai计划;威瑞森电信联合了麻省理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共同建立新的人工智能实验室,启动代号为hog-ai研究计划;至于本身就一直在投资各种人工智能的脸书、微软更是加大了投资。

问题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技术进步还是有的,但是类三月程序还是没有发展出来。绝大部分的研究还是围绕着大数据打转。

甚至现在许多学者已经开始怀疑宁为之前针对人工智能源自数据同构的理论也开始被怀疑是故意把他们引向歧路的烟雾弹,虽然论证过程的确是没问题,也有三月这样超时代的产物,但是大家都是根据这一理论展开的研究,却始终无法还原出类似的程序,更无法确定三月底层运行逻辑。

至于反编译三月的源代码?这真的已经超过大家的能力范畴了。

市面上能接触到的只有三月延伸出的各种功能,核心代码是在哪里运行?又在哪里备份?运行模式、备份模式为何?甚至除了明面上的三大平台,还应用于哪些场景?

这些始终都是个迷。

未知特别容易引发恐惧,就好像现在不管天气晴好,出门前都要打把伞,宁为到了cern这段时间,甚至连高端高尔夫球场的生意都差了许多。实在来瘾了,在室内挥两杆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