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页

大概率应该是好的……

实验室内的消息他已经从老友那里听了许多,他对于生活上的便利其实并不太在意,但是对于三月科研平台的算力整合以及各种数学模拟能力却有着憧憬。

虽然还没有机会直接使用这套系统,但从老友的描述中,他能够大致勾勒出这套系统的成功之处,大概是直接在服务端集合了现在市面上主流科研跟工业软件的全部功能,并能以极快的速度给出分析结果的一套系统。

先不谈其智能性,计算机能更快一点,就已经占据了优势。更别提据说实验室还能综合各个项目组之间的各项成果以及数据,来进行方向性的指引……这才是颠覆性的能力,每每也让老友惊叹。这些都是他所期待的。

当然更让他期待的,大概还是宁为接受采访时说的那段话。

可能对于这座建筑里其他人来说,狂妄到没有边际了,从感情上根本无法接受。但对于他这个即将卸下担子的人来说只觉得很有兴趣。

他其实也很希望知道这个组建了大概一年的物理基础实验室到底有些什么成果。在安格斯看来,科学就像是布满荆棘原始丛林,每一点进步,靠的都是无数科学家用勇气跟智慧劈出一条路来。这一过程中,每一个可以验证的理论就是科学家们手中的指南针,当这条路被证明是对的,时代的滚滚巨轮便将沿着这个方向碾压过去。

让一条小路变成通天大道。

所以他对宁为那座物理基础实验室的所有成果都充满了期待。

但他没想到如此快就能看到这篇最新的论文。并不是他一直关注着三月科学期刊的官网,而是远在华夏的老友刚刚给他通了电话,告诉他宁为口中的成果——发表了!

所以即便已经睡下,他依然第一时间从床上爬了起来,带上眼镜,来到书房,登陆了邮件里发来的地址,将论文下载并打印了出来,随后开始仔细的研究,嗯,《ntrolble acrosic ration fx tunnelg bose este ndensates》。

只是瞅了一眼标题,安格斯便愣了愣……

关键词很多,可控量子遂穿效应,还能携带信息?

目光迅速的挪向论文的综述。

“在宁氏理论被推出之前,过往整个物理学界对于微观态的研究是以海森堡不确定原理为基准的,这一点也在量子遂穿的实验室观察中得到了证实。在量子力学领域,有限且极小概率的事情都不能排除会发生的可能。但在基础实验中,遂穿过程是不可控的且往往伴随着波形走向劣质,而导致无法传递任何有效信息……”

只用了一分钟,安格斯便沉溺于这篇论文所描述的场景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