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页

一行人又去了病房。

此时的病人已经完全止住了吐血,神情也安稳了许多,前面还睡了一觉,也终于知道肚子饿了,而且还放了屁。

许阳跟后面的中医说道:“这是肠胃功能开始恢复了,胃气以降为顺,如果上逆轻则成嗝,严重的话就会吐。胃气向下的话,就会转成放屁了,这是开始恢复了,好事情。”

几个小中医纷纷点头。

许阳又看了看舌象,他说:“舌象跟早上一样,也是舌质淡,无苔。”

小中医纷纷记录病案。

许阳开始诊脉,稍顷之后,他说:“脉象两寸微,关尺沉弱。微脉主亡阳或者气血虚弱,《脉经》上说‘脉者血气之候,气血既微,则脉亦微矣。’”

“左寸微,主证心气不足,肺虚气弱。右寸微,则是主证胸寒痞痛,冷痰凝结。你们在诊脉的时候一定要细致,寸关尺三部一定要一一诊到。”

“不要贪图省事,粗粗诊完整体脉象就好了,这样是会容易误诊的,我还是那句话,诊脉怎么样细致都是不过分的,因为你能从脉诊中看到很多东西。”

“比如微脉,就主气血两虚,中医的内治八法中就需要禁掉汗、吐、下三法了,这不能大意了,误用的话就会很容易生变。还有关尺沉弱,弱脉也是主证气血不足。总得来说,患者是脾胃虚弱之证。”

“患者的症状跟脉证是符合的,吐血两日,过于失血,自然气弱血虚,他的舌象和脉象都证明了这一点。脉证相符,为吉,证明病情没什么变化。”

“若是突然出现了相反的脉证,你们就要小心了,很可能是病情有了新的变化。这个时候,一定要仔细,要慎之又慎,别栽跟头。”

几个小中医都认真地记下来,这就是临床的经验,许老师每次都会这么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的,他们自然也不敢懈怠。

许阳接着说:“现在脉证已经很清晰明确了,所以我们的治法应当温运脾阳,并养荣血,佐以消淤,以理中汤主之。然后加归、芍补血,继续用三七消淤。开方子吧。”

许阳给他们开了方子之后,就回家了。

其他小中医又过来排着队在给患者诊脉……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