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比喻通俗易懂,还能有很多衍生变动。
电梯很快到达底层。
席嘉石率先出门,身后一左一右跟着一男一女,快步走出大门,转身就往咖啡馆那儿去。
这边见客户谈生意走上流程,另边苏晓白在网吧包了个单间,处理起工作上的文件。
她听着耳机里的声音,确定西尔维诺能应付得过来,便减少了自己开口的次数。
西尔维诺只有两个耳朵,很难做到同时听一堆人讲话。
她拿起手边的咖啡喝了一口,在处理完一堆文件后稍休息一下,上网搜起了西尔维诺的新闻。
上回西尔老师的助手柴颂过来,说过西尔维诺已有一段时间没写动笔了。
她不再单纯的对书当一个过去的路人粉,转而搜起了西尔维诺的采访稿,对西尔维诺本人感兴趣起来。
粉人很容易塌房,她这个性子的人,对这种投入产出回报率极小的事情完全没时间去做,对西尔维诺的了解相当浅薄。
西尔维诺为什么这么久不动笔了?
苏晓白搜到一篇最近的采访稿打开,双脚劳累搁置到另一个椅子上,以一个销魂的姿态撑着脑袋看起内容来。
鼠标滑动,记者和西尔维诺一问一答。
采访稿里的西尔维诺严肃又认真,对每一个问题回答的都很细致。
一直看到关于新作品的东西。
记者:西尔老师的作品很多细节折射了现实里的事情,那会不会想写一点现实题材的内容呢?下一本作品有什么思路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