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书记看到他在认真阅读,忍不住点头称赞,“东宝啊,看来这部队确实锻炼人,以前你可是急性子,那耐得下心看这些,现在就好多了。”
“哎,我也是在这上面吃了亏啊,要不是当年读书的时候坐不住,没把底子打牢靠,也不会这么早就被退伍了,怎么也能提个干,说不定现在连长也当上了。”沈隆说道。
雷东宝原本挺适合军队的,他为人豪爽,干活卖力,又有小脑筋,深得连长指导员的器重,参军第二年就光荣加入了党;但就在他要提干的时候,上面忽然下来一个文件,为了保证军队指战员的知识化年轻化,所有军队提干都要经由军校考试,雷东宝傻眼了。
他虽然号称是初中文化程度,可读书时候一大半时间在玩在闹,进部队后虽然又学习了一些,但是他那水平在连里是中下,与城市兵没法比,哪里经得起军校的考试;无奈之下,他只得恋恋不舍心有不甘地退了伍。
现在雷东宝已经变成了沈隆,以后的做事风格习惯肯定会和雷东宝大有不同,现在刚好借这个机会把自己的转变圆过来。
第1263章 又见宋运萍
“能有这想法就好,你还年轻,吃过一次亏就能长记性这是好事儿,有些人啊,吃了一辈子亏,也没见长一点儿记性。”老书记很是欣慰,和沈隆聊起了自己的想法。
“上面文件上半年说村民自愿组成小队承包,不能包给个人,隔壁几个大队都是这么在做。前儿又下文件,说可以承包到个人,向安徽哪个地方学习,可又没说怎么学,我问公社,他们也是没头绪的样子;可是,土地承包给个人,这不是乱了套吗?大伙儿这不是成解放前的小地主了吗?还要不要集体?我想不通;东宝,这事儿我们一定得小心,公社问不出来,我们问县里,不问清楚我们不能动,我想着,我们宁可不动,一定求稳,原则性错误万万不可犯,否则万一运动一来,我们个个都得吃批斗。”老书记提醒道。
沈隆当然知道什么才是正确的,但就像经常说的那句话,前途是光明的,道路却是曲折的;小岗村从78年就开始承包到户,但到82年明确包产到户的文件才出台,83年再次下文件强调,一直到才把这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
现如今,关于这项政策的讨论还在进行之中,反对的声音同样很大,要是贸贸然仗着自己对后世的了解就直接学小岗村,搞不好还真的会出问题。
所以沈隆并没有马上就说出自己的看法,“叔,文件上倒是这么说的,不过您经验比我丰富,想的比我周全,说的话都有道理,咱的确不能犯错误。”
老书记点了点头,人年纪一大就希望稳定,本能地担心各种变化,这个年轻人也能如此持重,他很满意。
不过小雷家可是全县最穷的村子,已经很多年没有姑娘嫁到小雷家了,全村上下已经到结婚年龄的光棍多达三十多个,要是不做些改变,这种情况还会继续延续下去;所以变必须得变,但怎么变却得讲究策略。
“叔,这毕竟是关系到全村人的事情,所以我想着啊,还是先找些村里人商量商量,再去其它大队看看他们是怎么做的,还有就是去县城找些近期的报纸,了解下上面的讨论,这样想出来的办法才不会出错。”你还得了解本地的领导到底是什么想法,对包产到户究竟持什么态度,这样才好做事儿。
沈隆在《人民的名义》里这么多年的官也不是白当的,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就算是本县的一把手听了也不能说啥,更何况老书记?
“对,我们要多问多想,然后才能稳扎稳打地落实文件精神;我这就给你开介绍信,东宝,叔老寒腿犯了,你自个儿去,有什么回来跟叔说一声。”老书记连连点头,到底是去外面见过世面的人啊,想的就是比自己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