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瓦棚的好东西,我画图给你看吧!”沈隆拿过纸笔勾画起来,不一会儿就划出了草图,照着图给邱英杰介绍这种建筑形式的好处,“……透光性好,就算在室内,白天也完全不用开灯,不仅节省了电力,还能减少火灾发生的可能……建设便捷,就算四五万平的建筑,也能在十个月之内完成……”
“好东西啊,要是能把湖清门的小商贩搬到这里面去,一定会吸引更多人过来吧?”邱英杰看得眼睛都亮了。
“是好东西,不过这可不是咱们现在能用得起的!你稍微算下就能知道,这么多钢筋玻璃得多少钱,就算走计划内,义乌也买不起;而且目前义乌的商人和客流量也达不到需求!”步子迈得太大容易扯着蛋,现在才几百号商人,那用得着这么大的摊子啊。
“所以还是先找个更宽敞的地方,继续采取现在的模式,等商人数量和客流量积累到一定程度,依靠租金和税收攒够启动资金的时候,再考虑玻璃顶棚大市场的问题吧!”这就是第三代的小商品市场了。
第2388章 骆大力
邱英杰兴冲冲地过来和沈隆商量新市场的事情,却被迎头泼了一瓢冷水,然而他并没有生气,因为他仔细算了算,这些钱的确不是如今的义乌能拿出来的,“这些钱太多了,眼下确实盖不起来啊!要不是你提醒我,我估计要出丑了。”
他原本打算问清楚了就去会上给谢高华他们汇报呢,沈隆笑笑说道,“眼下虽然不行,但不代表将来不行,搬迁湖清门市场的时候就把这一层考虑在内,也可以节省大量资金么,既然是过渡的市场,那在修建过程中就不要浪费太多钱。”
“同时在修建新市场的时候,也可以先把玻璃顶棚市场的计划做起来,等时机一到就马上动手,这样还能节省不少时间!”这就是短期计划和长期规划的问题了。
“嗯,你说的很对,我们在做规划的时候,的确应该多想一些,想得多了,将来执行的时候就能更便利!对了,你光帮我出主意了,自己那边生意怎么样啊?除了扣子之外,就没想着再做点别的?”邱英杰觉得光接收沈隆的帮忙不合适,他也想帮帮沈隆。
“是有这个打算,我原本打算去买县里袜子厂的袜子拿出去批发,谁知道人家看不起我们这些小商小贩,不愿意卖给我们;得,我也不求着他们了,我去买机器自己做袜子去!到时候要是他们家的袜子没人买,估计他还会埋怨到我头上!”沈隆耸耸肩道。
这并不是不可能的事情,计划经济的影响力还在,都讲究一盘棋,县里已经有袜子厂了,你再建个袜子厂抢生意,这算怎么回事?这不是挖集体的墙角么?到时候袜子厂肯定会这么说,至于他们为啥抢不过,是不是袜子款式、质量不好?这些他们是不会考虑的。
这样的事情沈隆在《大江大河》世界里见得多了,短期内这种手段或许会有用,但依旧抱着这种想法不变的企业到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哎,这不是和棉纺厂的问题一样么!怎么他们的脑袋瓜子就是转不过来弯啊?”邱英杰也感到了头疼,他觉得改革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这些老脑筋的人太多了。
或许未必是脑袋转不过弯来,而是有利益在那儿,不过这些沈隆却没有说;邱英杰想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我去给厂子说一声,让他把袜子卖给你!”
沈隆相信,在经历了陈三斤的事情之后,邱英杰在义乌的话语权大有提升,他要是说了,袜子厂的厂长肯定不敢不答应,不过他却没这个想法,“还是算了吧,反正我也想自己做点东西,他拒绝我反倒是让我下了决心,我肯定能做出比他质量更好、价格更优惠的袜子来。”
将来再注册个浪莎袜业的牌子,咱不光是要当扣子大王、还要当袜子大王!至于这家厂,将来直接收购算了,工人留下,厂长给我滚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