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里知道,这些书原本就是沈隆在《绣春刀》的世界,让人整理出来的,付出了诸多明末大儒的心血,以迎合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化的趋势,而且多年间不断修改完善,又岂是看几眼就能将其打倒的?

纯粹的读书人不喜欢这些书,而那些商人和工坊主却是如获至宝,他们隐隐地觉得,如果新朝夺了天下之后,真要按照这书里写得道理治国的话,或许千年以来士农工商这四民的地位就要彻底改变了。

除了兴建学校,沈隆还拿出大量钱财来进行水利治理工程,还没夺得天下呢,就把钱花在这种地方,江南百姓再次大开眼界;有的说沈隆操之过急,有的却拿出战国末年的例子来驳斥,说强秦正是依靠都江堰和郑国渠才有了扫平山东六国的本钱,江南原本就是鱼米之乡,做好这些之后又能多出无数良田,这才是堂堂正正的手段啊。

不管他们能不能习惯新朝的政策,看到这些也能明白,这位方大王并不是什么都不懂的草寇,人家是真正胸怀天下的雄主,再加上新朝大军连连获胜,老百姓按照新朝官吏指点种下的种子率获丰收,这些读书人终于意识到,或许他真能取得天下吧?

于是渐渐地,风声就变了,开始有人劝说沈隆开科举取士,沈隆欣然答应,不过却没有采取八股取士的手段,而是参考了后世公务员考试的法子,用基本常识和策论来选拔人才;这些读书人反对之后见沈隆态度坚决,也只能屈从。

新朝的第一次科举在江宁举行,录取了数百名人才,不过却并没有马上授予官职,而是把这些人送到学校里进行集中培训,沈隆带着自己培养出来的人才亲自给他们上课,让他们真正明白处理政务是怎么一回事。

这些读书人不由得连连叫苦,看来在新朝当官可比满清难多了,想和以前一样把公务交给师爷吏员,自己吟诗作对享受清闲度日是不可能的了;但放弃又舍不得,只能咬着牙继续埋头苦学,以期待能够早日通过考试正式上任。

而就在南边蒸蒸日上的时候,北边的朝廷又出事儿了,刚刚登基还没两年的新皇帝永琰突发急病死了,这才多久的功夫,大清又要换新皇帝了。

第2643章 自相残杀

京城的情报部门一收到永琰驾崩的消息就赶紧送过来了,还没有打听出具体情况,沈隆马上意识到,自己得去京城一趟,看看能不能找到机会,再烧一把火,让满清内部更乱一些,好降低自己平定天下的难度。

召来群臣叮嘱一番,沈隆就独自一人坐着筋斗云到了京城,悄无声息地潜入皇宫之中,现如今皇宫之中又满是白色的装饰,永琰的灵柩就摆放在宫中,令妃魏佳氏在永琰的灵前哭得死来活去。

自家孩子好不容易登基当了皇帝,我这皇太后还没当几天呢,他怎么就驾崩了啊!更惨的是,魏佳氏之前的孩子永璐已经死了,因为乾隆死的早,原历史中她另外两个孩子都没有出生的机会,现在她可是一点儿依靠都没有了,以后还怎么过啊。

“来人呐,皇太后这几日太累了,扶她下去歇着吧!”魏佳氏哭得钮钴禄氏心烦意乱,现在下一任的皇帝都拖了好几天还没选出来呢,你这么一个劲的哭,还让人怎么商量事情?

魏佳氏被扶走了,那拉氏悄悄露出笑容,那个讨厌地小崽子终于死了,现在也该轮到我家永璂当皇帝了吧?旋即又赶紧收起了笑容,满怀期待地偷偷打量那些议政王大臣,希望能从他们口中说出永璂的名字。

回到自己寝宫,宫女们正要伺候魏佳氏睡下,外面却有人找来了,是她弟弟镶白旗都统吉庆的夫人,进来后吉庆的夫人先安慰了魏佳氏一阵儿,然后给她使了个眼色,等魏佳氏屏退左右之后,吉庆的夫人才吞吞吐吐说道,“臣妾……臣妾听到了一些传言,是关于皇上驾崩一事的,也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讲。”魏佳氏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死得蹊跷,永琰的身子骨挺好的,前两天还好好地,怎么突然就死了呢?听到这话她马上握住了吉庆夫人的手,要是让她知道是谁害了她儿子,她一定会跟他拼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