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纪天明半真半假地说:“刘叔,是朝廷听说了咱们做的事,叫我过去问个话,荣亲王发话了,既然我们已经建了,那便算了,仅此一例,以后不得再建,并让我们一切从简!”

“好,幸亏当初听你的了。”刘老爷庆幸地说。转而又高兴了起来,仅此一例,那他们这个祠堂就是独一份的了,一定要好好建,哪怕小,建得简单,也要让荣亲王看到他们的诚意。

——

一晃七八日过去了,期间孙公公催促了好几次,功德碑总算是完工了。

周嘉荣带着人亲自将碑立了起来,此碑算不得雄伟壮观,只有一丈高,半丈宽,通体黑色,碑文上方第一排是三个虬劲有力的红色大字“功德碑”,下面还有一行字说明情况:兴德二十五年夏,江南连下四十五天大雨,太湖决堤,千里良田化为汪洋沼泽,百姓流离失所,城内外乡绅富户捐献白银五十六万两,布两千匹,粮四千石,协助朝廷赈灾,特立此碑,感念先辈恩德,勉励后人,饮水思源,弘扬善德!

接下来是一行行的名字,有熟悉的也有不认识的,每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份善举!

鞭炮声响起,碑成!

与功德碑相邻的是一座极小的生祠,占地七八个平方,只有北面一面墙,其他三面都是敞开的,没有墙,祠堂中央立着一尊泥像,跟周嘉荣有四五分相似。

建成这样是纪天明的意思,刘老爷他们其实都想多掏点银子弄好一些,是纪天明坚持这样就够了。

孙公公看着一个又一个的百姓,看完了功德碑,又去生祠前磕头上香,本来还很好奇的,但看到生祠的规模后,他沉默了。这样小的生祠尚不及老家族人给他立的生祠,未免太简陋了,若是旁人不说,他绝对想不到这是荣亲王的生祠。不过生祠虽小,但来往祭拜的百姓却非常多,络绎不绝,而且还排起了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