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们还是有些难以理解或者困惑很多文字的意义——连娱乐他们都可以试着解释,造假摸黑谣言恶意评判……满纸荒唐言不能成为主流。
有文字的都属于广泛文学,文学应该多出现一些有保留意义的作品,风骨和正气是人们更应该看到和学习的。
因此,他们才来京都找寻答案。
辛弃疾&王羲之&苏轼&王安石&柳宗元&仓央嘉措等一干文人:“愿华夏新一代的文人们,操守重拾,风骨重塑。”
作为灵异部门部长,司东旭在京都亲自接见了不少批古文学家们,请他们住在充满京都特色的大大小小四合院中,以最好的礼仪招待。
因他的相貌现在变得非常年轻,得到很多祖宗们夸奖‘年少有为’。
司东旭:
……受之有愧。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留下绝笔的陆游对这一路上的见闻那是非常开心的。
虽说南唐已经灭了,但华夏大陆的百姓们安居乐业,衣食住行可比他们以前好多了,他死之前一直惦记着这个,睁眼看到世界变化,别提有多兴奋,潇潇洒洒又写好几首诗。
灵异部门:“已收录,学生们再也不用担心未来的教材和未来的考试点老重复了,没学期的阅读月考换着来都保证够。”
同学们泪流满面:“谁会担心这个?”
司东旭邀请名人们参加‘高校文集会’,可以看一看当代学生们,又能让他们学习一些东西,说不定能够找到还不错的学生。
部分名人同意了,院里少不了笔墨纸砚,王羲之甚至写了一篇荀子的《劝学》,送给当代学生们,草圣张旭文圣欧阳修等也纷纷留下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