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队长,你的意思,我们班现在还要来一个学员?”王珂惊讶了,现在干训队课程过半,马上就要进山实训了,怎么还会有学员来?
“是的,大队已经通知,早则明天,迟之后天,你们班还要来一位插班的学员,而且人家指名道姓地要来十一班,要不彭应求,你去和大队说一下?”
“那要是这样,我看还是算了吧。”彭应求一下泄了气,他呆呆地在郭志佳旁边坐了下来。
看来这个插班生来头还不小,自己是被活活挤出去的啊!
“老彭,我看算了吧,反正我们也还在一个中队,低头不见抬头见,你就安心地走吧!”高乃才几个人围上来,劝着他。
“你们才安心地走,是不是咒我呢?”彭应求莫名其妙地发起火,大家不再言语。王珂赶紧地拿起自己的书和笔记本,和中队长郭志佳打个招呼,准备到中队学习室去。
不管是谁来,都是未来战场上的兄弟,唇齿相依,生死与共。
走到门口,他顺手把那些信件也带上,今天晚上抽空看一看,说不定还有什么事情需要自己办呢!
走进学习室,里面已经坐满了人,找了一个拐角,王珂把书和笔记摊开。
今天晚上发生的事,足够多的,脑子里现在还是乱哄哄的。王珂随手把连队的那些信打开了。
这些信连邮局的门都没进,估计是陈干事知道自己到干训队来,去到连队收的。
首先拆开的是老班长老排长胡志军的信,信中王珂得知,大嘴宋睿民已经代理指挥排长,谷茂林正式担任侦察班长,罗绍环调到炮兵股帮忙,牛锁柱接替罗绍环当了一班长。操,这样侦察班只剩下三个新兵,那岂不是小鬼当家,老骨干全走了哇?!
还有一点不能理解的是,竟然老班长黄忠河还是没有能代理指挥排长,如果不是南方的局势,他可能就此结束军旅生涯,今年就会复员。
信的最后,写到很快就要结束国防施工,回到营房休整几天,马上去西山。
怎么又要去西山?看来南边的形势紧张不是空穴来风,边疆一战在所难免了。
接下来,他又看了大嘴宋睿民、谷茂林、新兵王明生、炊事班副班长胡言楼、副连长鲁泽然等同志的信。
这些信已经没有什么新的内容,无非是想念啊、珍惜过往情谊啊,一目十行,匆匆浏览,王珂就叠放整齐,那起最后那封从津门大学寄来的信件。
想都不用想,这封信肯定是叶偏偏写来的。厚厚的一叠,还是一封挂号信。
挂号信最主要的功能就是“重要”,怕邮寄过程中弄丢了,类似今天的特快专递。撕开信封,里面竟然掉出了三摞叠在一起的信件。
第一摞最厚的竟然是温干爹的,他详细地谈了南邵村古河道考古和地下博物馆建设的事,整整三页,自始至终谈的都是工作,只是到了信尾,才谈及王珂的未来走向。满满的鼓励,意思一但报效完国家而不能继续留队,就马上来信告诉他,到津门大学来,他会亲自辅导,做应考的准备。
王珂很感动,捧着这封信陷入了沉思,关心自己前途的人太多了,未来如果部队不需要自己了,像温干爹那样做一名考古工作者的同时,去教书育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后面两封叠在一起的,都是各两张纸。第一封是叶偏偏寄来的,王珂上下一打量,快速地看一下,没啥新内容,那些肉麻的话只能看一遍,多看一遍就会倒胃口。接着打开第二封,这一看,王珂被吸引住了,是叶荣光夫妇联署寄来的。
信的内容首先是谈两条黄金眼镜蛇的研究成果与去处,接着谈了血毛桃的研究与培育,最后谈了他们的困惑,这冀省也没有什么地壳变迁,数千年来的气候变化虽然有异,但也不至于会导致物种与植物的迁徙,到底是自然之谜还是人为之谜?叶荣光教授经向上级请求,似成立一个专项科研小组,继续来破解这些谜团。
这两个问题王珂也考虑过,只是从未想到,还有科研价值?
夫妇俩的信,表面上看起来也是谈工作,信的结尾也有鼓励,但是王珂读的懂,叶荣光夫妇还是挺关心王珂的选择,非常理性地对王珂的未来,做了一些假设。从假设中,更多的是有可能,比如有可能留在部队,你会在哪安家?如果完成任务,你可能会如何选择去向?
这种试探,虽然只字未提叶偏偏,却又紧紧地围绕着未来,将二人捆绑在了一起。
王珂笑笑,看来在上前线出发前,自己应该给叶偏偏、给温干爹、给叶荣光教授再写一封信,感谢他们给予自己的机会与力量,感谢相识一场的缘分,在祖国利益面前,自己别无选择。面对可能出现的牺牲,让彼此牢记这种友谊,有缘再见,无缘永别!
收好了信,王珂开始看书。
可是刚刚看了几页,就有位战友走了进来,轻轻地拍拍他的肩头。
王珂抬起头,看看这位战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