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八章 李世民的无奈(今天一更)

耕耘贞观 倚夜听雨 3119 字 11个月前

“苏定方!”李世民听到了李靖的话,指着李靖笑了笑,“药师,你也会顾私乎!”

“为人父母,终归会为子女计!”李靖面对李世民却坦然道,

“但臣绝不敢因私忘公,苏定方当初擒拿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功,乃突袭的一把好手,与水军搭配正好合适。”

说实话,李靖很清楚,虽然自己出马,能震慑住除了纯粹从李世民的秦王府一路提拔上来的人,但自己的儿子李德謇作为统帅,那还是用自己当初的旧部比较的好。

要像是张亮这样的工部尚书塞进起来,到时候是听李德謇的,还是听张亮这大佬的。

毕竟李德謇这些年也就打打海盗而已,军中威望真的不高。

而自己的要求也不高,就只是希望李德謇打完高句丽便是让他退休,然后安安心心守着自己的卫国公。

这样的情况下,自己塞些曾经的老部下,协助李德謇打完这场战争,不过分吧!

而李世民或多或少也是明白李靖的心思,而且李世民也必然有着自己的考虑。

别得不说,现在的大唐第一水将,在不考虑李靖的情况下,真说起来,还真就是李德謇。

毕竟其他人对大海完全都不理解,但李德謇虽没参加什么大战,但却已去幽州打了十年的海盗了,士卒也是常年轮换,择其精英,去其老弱,算是精锐水师。

而且,幽州那地方跟高句丽隔海而望,几乎每次巡逻都能跟高句丽东拼西凑的海军见面。

在这样的情况下,幽州水师也不敢懈怠,真当双方没有爆发过摩擦吗。

只不过更多的只是哨兵之间的交锋,每年死上几十人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真讨伐高句丽时,肯定要用李德謇作为这水师的统帅直插高句丽的腹地。

“且让苏定方把士卒训练起来!”李世民沉声道,“只不过何时讨伐高句丽却是未定。”

“臣明白!”李靖对李世民行礼很是感激道。

“说道高句丽,臣倒是觉得需要有所补充!”这时候的房玄龄沉声道。

“玄龄请言!”李世民听到房玄龄的话略带着几分郑重。

“我们需要先行派遣使者前往高句丽,一则观察高句丽的情况,二则与高句丽官方,达成特产收购的协议!”房玄龄道,

“臣认为,直接补偿魏王钱粮事难以统计,不如跟高句丽官方达成合作。

不如将此类产业独家授予魏王,再让魏王将出售所得,分于朝廷与内廷。

当然魏王自己也留三份,若魏王不想做,想来会有别人愿意的。”

“难为你能够想出此法了!”李世民看着房玄龄,知道房玄龄是不想要掏钱。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话,却也只平静的看了李世民一眼,并不直接反驳。

说实话,房玄龄跟李世民看事务的方式不一样,更准确得说,自从李泰在房玄龄的面前表演了那一手印钱术后,房玄龄便细心观察着李泰的运作模式。

虽然到现在为止,很多东西房玄龄依旧没有看懂,但房玄龄清楚货币对李泰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

相对而言,反而是很多实物物资,李泰在洛阳修建了相当多的储备。

所以在房玄龄看来,这所谓补贴,对李泰来说只是笑话,魏王真正目的想来也不是这个。

与之对比倒是那种独断的权利,怕才是魏王真正所希望的。

而这件事情在李世民看来,那就是房玄龄这个铁公鸡,这可真是一毛不拔,为了不支付这所谓的补贴,所以便是把这所谓的专营拿出来糊弄魏王。

对于专营这种模式朝廷并不陌生,盐铁专营怎么来的,难道朝廷还不知道。

只不过比较起盐铁这种东西,那是必须的,人参鹿茸什么的算什么专需。

“不对啊!”李世民回过神来,看着房玄龄道,“这可是青雀孝敬朕的钱,你凭什么收!”

“圣人,这是税收!剩下才是您跟魏王的分成!”房玄龄很是严肃的寸步不让道。

反正房玄龄表示,这笔钱朝廷肯定要咬一口,总不能全进你的内帑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