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对于李靖的病就算是孙思邈也没有什么办法。
因为李靖身上的都是慢性病,是年轻时候带兵打战留下来的伤。
孙思邈顶多只是开出方子让李靖能够舒服一些,但指望给李靖延寿孙思邈表示就算是自己也没有这能力啊!
所以这次商议事情倒没叫上李靖,李世民还是觉得等到李靖身上的伤势好些自己再去跟李靖说。
所以便赐予李靖五百绢的赏赐,让李靖在家里好好的修养。圫
这时候,面对要讨伐高句丽的要求,李泰开口道,
“根据我们先期的谋划,我们最好于五月后再跟高句丽宣战。
这样高句丽的春耕已经过去,能让高句丽今年的粮食,最大限度的缩减。
这样我们的战争优势能从今年一直持续到明年秋收,换句话说,就有两年时间优势!”
“魏王莫非打算跟高句丽打持久战!”崔仁师听到李泰的话,有些担心道,
“幽州以北的天气到了冬天可真得是天寒地冻,根本住不得人。若如此,将士如何受得!”
“冰屋,棉衣,炭火……”李泰看着崔仁师沉稳的回答道,“物资方面储蓄方面还请崔侍中放心,只要有需要,那我肯定已经准备齐全!”圫
所有人听着李泰口中的保证,却也没说出什么反驳的话语。
因为他们算是看着李泰从无到有一手建立起来了农业体系,更是清楚的知道,魏王在这个体系之中,能够展现出什么样的能力。
而李泰继续道:“未算胜,先算败,将士勇猛,士卒用命,能直接攻下高句丽自然最好。
但如果未曾攻下,变成僵持的持久战,那目标便从攻城略地变成了劫掠高句丽人口,消耗高句丽的战争潜力。
持续两年的战争,哪怕无法打下高句丽,但以消耗完高句丽的战争潜力,为下一次战争最好准备!”
“你也不要看轻了我们大唐的将士啊!”李世民看着李泰自信道,“若你都已安排到这种程度,我们都还打不下高句丽,那我们怎么对得起大唐的百姓!”
李泰看着李世民,明白在战场上的事自己不需要担心,不得不说他就算不是军神,少说也是十哲水准的将领,的确是让李泰相当安心,自己唯一需要的就只是把后勤安排好而已。圫
“那就战略层面上来说,我们需要跟高句丽打三场战争。”李泰指着地图道,
“一路是从幽州以北突破高句丽的长城防线,这应该会是我们的主力所在。
第二场战争是我们养了这么多年的水军,需要剿灭掉高句丽的水军。
至少要把它们封锁在水港,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够保证我们海上运输线的安全。
至于第三场战争这是让水师率领偏军直插军高句丽的首都心脏,若能攻下则能一战而定,若不能攻下也能让高句丽首尾不能兼顾!
就我来说,第二场与高句丽水师间的战争,必须要拿下来。
否则让陆路运输粮食来供应我大唐军队不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原本可以支撑两年到三年的粮食,很可能只能坚持一年!”圫
“若如此,那就需要制作一个诱饵让高句丽去咬了!”房玄龄沉着开口,
“我记得魏王不是一直在收集高句丽特产吗,那等战争时间临近,改成收购粮食,而且是大量的粮食!”
“然后,把这储蓄粮食的地点透露给高句丽的水师!”这时候的杜如晦默契的补充道。
房玄龄与杜如晦两人相视一眼,默契一笑。
真的,很像是两只老狐狸。
() 1秒记住网:baoge。bao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