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经过他研究后,发现高句丽这民族因为被大隋打了多次,所以别得技能不说,但防御技能点满,尤其各种城墙设施是正常攻城军队看了都只想要放弃。
而薛仁贵便思索着学府兵,能不能基于自己工具掌握的熔炼,以及自适应的天赋,在攻城战争中有着一定表现可能,然后薛仁贵便把主意打到自适应士卒的装备上。
因为薛仁贵突然发现,学府兵能拥有比肩二天赋的战斗力,其中最重要得就是士卒装备。
若没有这身装备,基本上遇到其他的一天赋部队自己都未必能够做到稳胜。誻
至于其他部队酸酸的什么自己要是有学府兵的装备,他们也能怎么样怎么样,薛仁贵全部都当做没有听到。
因为薛仁贵很是清楚,同样的装备就算是交给他们,他们也穿不上。
但同样的,自己士卒的天赋不变,但装备可以一定程度变化啊!
虽然这想法对房玄龄等人来说有些逆天,但薛仁贵直接上报兵部,表示自己需要找魏王要点讨伐高句丽的专属装备。
所以薛仁贵直接把自己的要求跟李泰说了,而李泰正好执掌整个讨伐高句丽的后勤,上表自己在幽州建造高炉进行炼钢,以及修建兵工厂,供应朝廷讨伐高句丽的兵器消耗。
房玄龄思索了一下,觉得在李泰在李世民的眼皮子底下,也不敢胡乱来便同意了。
而李泰也的确没胡乱来,只不过李泰获得了直接打造甲胄的权利。誻
所以,薛仁贵直接向李泰定做了一批新的特质甲胄,甲胄的重量被一定程度的削减,但减少的重量却增加在了其他的地方。
一是制造出一个能完全把人覆盖住的双手大盾,基本一百六十斤的负重,身上甲胄只有六十斤,但双手大盾却有真正一百斤,突出得就是把防御进行到底。
这块大得能把整个人都能遮掩住的大盾,需要时就完全能够把士卒全部都遮掩起来。
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的给周围其他学府兵进行协助防御。
另外一批学府兵身上的甲胄也是经过削减,但没削减的这么多,一身甲胄的重量差不多也就一百斤左右。
而这些空余出来的负重,就个人来说的确是出现空余,但当他们联手操作各种战争机械时,平常士卒都十分吃力推动战争机械,对他们来说能够轻易的搬动了!
这一刻,随着薛仁贵带着这一支学府兵上场,薛仁贵一声令下。誻
他们在众目睽睽下,一个个抬着冲车,以步兵冲击的速度,直接把冲车头车等攻城器械抬到高句丽的城墙下面。
这迅捷的攻城武器推进速度,不仅看呆了唐军自己人,就算是城墙上的高大石都看傻了!
等到高句丽士卒想反击时却发现像弩车,投石器之类的工程工具因为角度问题很勉强。
至于箭矢,甚至是破甲弓弩,面对着一百斤重的双手大盾也没多少用处。
真正有用的,还是落石这种直接向下砸的朴实攻击,又或者金汤这种不至死,但相当令人恶心的负面攻击,但这已经阻止不了学府军,用攻城武器娴熟的进攻城墙了。
城墙中哪个点最是薄弱,攻城武器哪一个角度杀伤力最大,以及士卒本身对攻城武器当前状态的准确评估,甚至还准备了一部分可以替换的零件。
可以说,学府兵们在使用刀枪剑戟这种简单武器时,工具天赋的熔炼只能够算让他们能发挥出正常一天赋战部应该发挥出来的战斗力,算一定程度的补强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誻
但在进入到攻城战,在他们开始操作各种复杂的攻城武器时,工具掌握这个天赋开始全面发挥,这让学府兵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变得截然不同,他们操作攻城器械更加有效率。
是的,效率!
其他的士卒操作攻城器械靠得是经验,但学府兵们却接受过一定程度的文化教育。
这种教育在双方拿着比较简单功能的武器时,顶多只强化一下学府兵的组织力。
所以让学府兵能够很容易掌握军团天赋,但更进一步的人与人之间的厮杀,却看不出他们的优秀所在。
但在武器变得复杂,尤其是需要几个人,甚至十几个人共同操作的攻城器械时,学府兵读过书,钻研过度量衡,尤其是小学水准的教育能让他们操作时效率上碾压其他的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