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似设备是很重要的一环,比如老式的示波器可能出现示数读不准,卡顿、波形数据转瞬即逝,研究一个波形要么需要多次重复,甚至还要用另外的设备拍照。
但是新型的设备完全不存在这些问题,数据烤屏、自带截图、直接存档、综合分析……所有方便研发的功能设计者都已经想到了。
这就是王宇飞所说的平台的力量。
不考虑成本的投入,不考虑需求,只要是有创新精神的研发方向,都会投钱支持。
能否有收获是其次,哪怕项目失败都无所谓,王宇飞需要的其实就是项目的进行过程中,培养这些学生们在研发、设计、改进、考虑成本、使用环境等等所有环节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其实也是本科生跟研究生最大的差别。
前者大部分是学习理论,后者是正儿八经要跟着导师做项目,亲自参与到科研工作中去。
脑机社就是让这一部分对本科阶段学习游刃有余的学生们,率先拥有这些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就目前来说脑机社的名声还没法像他说的那样,吸引到国外名校毕业生不远万里来加入,但是如果脑机社出了几项了不得成绩呢?
如果这些学员的成绩被国际认可,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又或者拿到了世界著名奖项呢?
这些并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在挑选这首批项目的时候,王宇飞亲自参与,甚至已经先行对这些项目进行了比较深入的了解。包括但不限于查阅了那些世界知名专业期刊上同类技术的介绍,致电该领域的专家或者是公司实验室,了解发展进度,等等。
没错,王宇飞亲自挑选的几个项目,都是虽然看起来不太切实际,但一旦研究成功,能造成轰动效应的项目。
比如,全固态高能量密度电池和快速充电电池项目,如果这项研究真的能够有突破,先不说其极为恐怖的经济利益,就算团队主要成员因此拿到诺贝尔奖都不是问题。
诸如此类的还有地质学院同学发起的煤炭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技术。
物理学院同学发起的,超声速流中的减阻减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