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们可以把名师当成一种院校来类比。
如果说薛文辉算是普通一本的话,那么郭文渊就类比清华北大。
试着想象一下,普通一本毕业的学生吃得香还是清华北大毕业的学生吃的香?
这个问题是显而易见的,甚至都算不上一个判断题。
而且当孙艺洋拜薛文辉为师的同时,不仅仅等于获得了另类的文凭,还等于建立了属于自己的人际关系。
和薛文辉的师生关系就导致孙艺洋比一般人更容易见到薛文辉,有时候患者看病,一听,呀这是薛文辉薛主任的学生,下意识都会认可,这个认可不仅仅是对孙艺洋的认可,更是对薛文辉的认可。
患者这个时候甚至没有太大的后顾之忧。
为什么,因为一旦孙艺洋拿不动,就极有可能请到薛文辉。
挂的是孙艺洋的号,看病的却是薛文辉,呀,赚到了。
除此之外,同门师兄弟的情义和关系也是不容小觑的一股力量。
中医重师承,自然也重门户,同门之间的情义那是一般人都很难理解的。
这一股人脉不仅仅在面对患者的时候有优势,面对同行的时候也是一样,同样有优势。
原本孙艺洋面对方寒是很有些自傲的,方寒长的帅又如何,有天赋又如何,有时候能不能被名医收为弟子还有着一定的运气成分。
可现在,孙艺洋却突然发现,人家方寒竟然是清华北大
这一下子自身的优势就全没了,不仅仅没了,还有些不如人家。
郭文渊的学生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