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癌夺命汤?”秦卫华一愣,然后微微沉吟。
方寒所说的攻癌夺命汤是李可李老在五十年代后期六十年代中期所创的一个方剂,攻癌夺命汤脱胎于知名老中医董静庵董老的“海藻甘草汤”。
这个攻癌夺命汤在李老手中加减变化,治愈过不少肿瘤患者,甲状腺瘤、淋巴瘤、神经胶质瘤等多钟恶性肿瘤。
方寒上次去郭渊的书房,正好看过李老的医案集,郭渊亲自注解的。
方浩洋道:“李老的攻癌夺命汤确实可以借鉴一下,小方你是不是已经有了想法了?”
方浩洋是比较了解方寒的,方寒一般都不会空穴来风,他既然能这么说,那就代表他其实已经有了腹稿了。
“没有。”方寒摇头,他也是最近在看李老的医案,这才提议了一下,具体的哪有什么想法,从综合实力方面讲,方寒现在比起方浩洋和秦卫华还是有差距的,秦卫华都没办法,他能有什么办法。
秦卫华缓缓道:“小方这个提议倒是一个思路,只不过李老的攻癌夺命汤只能借鉴,却不能拿来用,药方改动尝试并不是那么简单的,患者又不可能让我们用来做实验。”
“做实验?”
方寒一愣。
秦卫华的这句话倒是给了他一个提示。
中医上很多成熟的方剂那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中医是一门实践性的医学,并不是凭空设想的,无论是经典名方还是现在很多医生常用的方剂,那都是经过试验而来的,是通过大量的病症积累而来的。
就拿李老来说,李老对附子、川乌等一些药效峻烈的药物,那都是亲口尝试的,亲身感受其毒性。
最初用药的时候,李老都是亲自尝试,以防中毒,尝药的时候边上都准备绿豆汤、蜂蜜等一些解毒之物。
10克,20克,多大的剂量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多大的剂量会造成中毒,这些都是亲身体验的。
事实上不仅仅是李老,历史上众多名医乃至于现在很多的医药名家哪都有着亲自尝药的体验,只有自己清楚药效,才能准确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