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先很信任王复,因为王复是个独夫,他背弃了大明的那一刻之后,就只能依靠他也先了。
当然这是也先的视角。
王复继续说道:“我们首先要把讲武堂搬到撒马尔罕,这里以后,就是咱们的新巢了,这里沟通东西南北,乃是四战之地,谁掌控了撒马尔罕,谁就掌控了整个西域与东方沟通的桥梁。”
“我们需要把这里经营好,然后无论是向东还是向西,就要看大石的意志了。”
也先依旧是大石,他不是大汗,他想要称汗,必须要赶往拔都萨莱,去继承金帐汗国的汗位。
所以修整之后,也先还是要向西而去。
“这些都交给王资政去做便是。”也先十分确信的说道:“我不擅长理政。”
王复却摇头说道:“但是我要做什么,还是需要向大石汇报,否则岂不是蒙蔽大石?这不是为人臣的本分。”
“大石,神器怎么可以假手于人呢?”
王复要隐瞒自己夜不收的身份,所以他其他事情,不会瞒着也先,但是这种坦诚,让也先对王复格外的信任。
也先点了点头,王复汇报他有些也听不懂,索性放手让王复去做。
也先看着王复的口罩说道:“辛苦王资政了。”
王复是中原人,对塞外的苦寒和西域的环境并不是很适应,这里相比较中原,实在是太过于苦楚了。
也先忽然一乐,笑着说道:“大皇帝一生做了无数个英明的决定,我承认他非常的厉害,但是将你罢免,是他这辈子的错误之一。”
王复不以为意的说道:“像我这样的在大明还有很多。”
也先摆了摆手说道:“不不不,我不认为大明朝像你这样的还有很多,并不是每个读书人都像你这样,我曾经去京师朝贡,当时还是杨士奇。”
“杨士奇亦不如王资政,我不是待在草原上,对大明朝政一无所知,王资政的能力,即便在大明也是出类拔萃之人,不必妄自菲薄。”
也先的母亲是苏州人,也先的母亲敏答夫人,年轻时随夫戍边,被也先之父脱欢掳走,生下也先、孛罗和伯颜帖木儿。
也先对大明不是一无所知,他敢攻伐大明,自然是知道大明当时是最虚弱的时候。
但是很可惜,他碰到了于谦,碰到了当今陛下,未曾攻克北京城。
如果攻克了北京城,此时的他应该在北京做皇帝,而不是在撒马尔罕做大石。
王复的能力,也先非常清楚,即便是放在大明也是少有。
王复没有将自己和杨士奇相比较,杨士奇是贤臣良相,王复是夜不收,是大明皇帝罢免的文官。
他将自己在撒马尔罕的施政方略简单的谈了谈。
第一就是建立咨政院,他这个资政大夫,终于要有自己的咨政院了,因为李贤在南衙僭朝搞得那一套,行之有效,所以王复便效仿了。
王复和李贤一样充任文渊阁大学士,而伯颜帖木儿充当左都督,撒马尔罕本地两人充当咨政大夫,共计四人廷推,二十五人咨政大臣。
和李贤在南衙的规制是一样的。
王复试图跟也先解释明白,斗斛、权衡、印玺、仁义、行制、厘法、确权、量度的必要性,但是也先听了几句殆哉岌岌乎、咸儳然若不可终日、遍国中几罔知所以为对也,立刻脑袋都大了。
也先十分郑重的说道:“这些你自己决定就好了!我相信你,王资政!你是我们亲密的战友啊!”
“啊?这…”王复想要解释明白,或者说明如何理政,但是也先的兴趣并不大。
瓦剌人的内政管理,不能说没有,只能说形同虚设。
也先对这方面的兴趣也不是很大,在王复到和林之前,瓦剌人的内政,更像是放牧。
王复想说明白,但是也先并不是很想听,这里面的逻辑很复杂,也先不想学,反正王复已经走投无路,只能跟着他一条道走到底了。
“有这个功夫,你不如跟我聊聊这西域的局势。”也先十分确认的说道。
王复看了眼伯颜帖木儿,十分无奈的说道:“咨政院兹事体大,还请伯颜知院多费心了。”
也先可以放手,这不是还有伯颜帖木儿吗?
至少他们是亲兄弟,咨政院在某种程度上,依旧掌控在也先的手中。
“至于西域局势。”王复拿出了一个堪舆图说道:“要理解此时的西域局势,我们应该大致将其分为三块。”
“泰西、极西和樛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