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鞑靼才是主场,在海上,生于海长于海长眠于海的海盗才是主场。
朱祁钰始终没有结束商舶披甲带刀的原因也是如此,大明朝廷还无法保护商舶旳自由贸易,就只能让商贾自己保证自己自由贸易。
钦天监准确的推演了月食,景泰历书的最后一道阻碍消失,钦天监的天文生从五十额定涨到了五百,钦天监终于热闹了起来。
而钦天监对面的贡院、国子监、翰林院则是气的咬牙切齿,有无可奈何,因为皇后千岁设的巾帼堂也在附近,瞎胡闹,实在是有辱斯文。
主管考成法的是吏部天官王翱。
原来的吏部尚书王直人老体衰,虽然身体还算健康,但是已经没有那么多精力处理部事,毕竟不是谁都跟胡濙一样精力旺盛。
王翱最近一直负责反腐抓贪,终于将南衙贪腐和四川戥头案处理干净,此时的王翱知道,反腐抓贪也已经进入了深水区。
时至今日,仍在水面之下游荡的大鱼,都是老奸巨猾之辈,钓鱼、网鱼已经无济于事。
王翱有些惆怅的将自己埋在了无数的案卷之中,寻找着他这些年积累的典型案例的共同之处,并且将其总结归纳,最终通过现象,寻找问题,抽丝剥茧找到原因,制定可执行且有计划的办法,进行落实。
“司务,你先退下吧。”王翱在奋笔疾书之前,瞥了一眼司务,让吏部司务厅的九品司务退下。
司务,是六部诸多官员们的师爷头头,有什么消息,六部的侍郎还不知道,这司务们早就清楚了。
王翱也是经过王直点拨之后,才明白这司务厅的司务,平日里究竟在做什么,他们互通有无,传递着彼此知道的消息,就像是角落的阴影一样,不引人注意。
王翱靠在椅背上,从袖子里拿出一本大部头,他在总结现象。
大明官吏的直系子女和旁系亲属代持的贪腐问题,在案源中占据了八成以上。
这些官吏的子孙、外甥、侄子、女婿等等亲属代持,并不奇怪,因为亲亲之谊值得信任。
在景泰年间,贪腐之事一旦爆发,轻则褫爵罢官发往矿场特区劳役,重则斩首抄家,连生产资料都不留下。
要知道,在当下大明,可是没有立功减刑的。
贪腐案对于任何一个官吏而言,都是危害立身之本的大事,授人以柄之事,只有最紧密的利益共同体,才能够保证绝对的忠诚,才不会成为别人要挟他的把柄。
王翱打开了题本,他要写奏疏,先要打草稿,他郑重的写道:“禁止官吏亲眷营商,迫在眉睫,此策大利大明。”
贪腐的目的是寻租权力,借着权力进行牟利,大明毕竟不是美利坚,可以合法贪腐,大明官吏子嗣考个科举,都会被搬到朝堂上喋喋不休,为此文渊阁大学士王文都吃了好一顿挂落。
王翱写完之后,推敲了一番,将官吏改为了【文武百官】,不仅仅是文官,武装力量的武勋也应该纳入这个范围之内。
在石景厂建立之前,英国公张辅都在卢沟桥开井挖煤牟利,张辅这么做也是随大流,大家都这么做,当时五城兵马司的都尉们,甚至为这煤市口的归属,大打出手。
当初于少保为何缺席了还是郕王的陛下在承天门监斩事,还不是于少保要去处理通惠河疏浚之事?
这通惠河疏浚利益千丝万缕,除了黑眚还有各种势力盘根交错,若非陛下把人吊在了通惠河两岸,这通惠河说不定现在还堵着呢。
从大明立国之后,这通惠河就是大明朝政晴雨表,堵塞的时候,大明朝堂必然是乌烟瘴气,畅通无阻的时候,大明朝堂必然是一片蒸然。
搞钱不分文武。禁止文武百官营商,这说得好听,如何落实?
律法上,大明条例随时增补,只需要和刑部、大理寺沟通有无,即便是无法沟通,只要陛下要推行,纳入考成,并无不可。
稽查上,则以民举官察为主,民察是大明公车上书的重要一部分,在官察上,王翱倾向于建立专职反贪厅,隶属于都察院。
都察院,负责稽查百官,各地御史的本职,王翱反复思考再三,还是将隶属于都察院,改为了隶属于【计省】。
过往都察院御史为代表的风宪言官,表现实在是有些不堪入目,隶属于都察院,还不如隶属于计省,毕竟贪腐需要大量审计工作。
王翱看着题本,靠在藤椅上,闭上了眼睛,认真思量着。
反腐抓贪的官吏需要受到计省审查,也需要受到都察院的稽查,这是毫无疑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