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页

张太后使劲压住喷薄欲出的暴躁脾气,问:“那皇帝打算什么时候康复?”

元霄拿起木头晃了晃,“朕这不正忙着吗?忙完了再考虑……”

张太后被气得吐血,“皇帝,你莫欺人太甚,大不了玉石俱焚,你未必讨得了好!”

太后一发飙,元霄就有点犯怂,但面上装得特淡定,懒懒掀了掀眼皮:“三天后,朕就能上朝,届时朕会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自替张家洗脱冤屈。”

“那皇帝也最好记住,谢瑜全须全尾回来,若张怀玉有什么三长两短,我势必拿谢瑜陪葬!”

张太后拂袖而去,元霄还在后面喊了一句:“您慢走,小心着路……”

话音未落,张太后就差点平地摔出去。

元霄抬头,叫清河的小太监赶紧迎过来,元霄看了看,没看到常桂。

清河很有眼力见,赶紧秉道:“常总管出宫去了。陛下有什么事,尽管吩咐奴婢。”

元霄将刚刚打磨好的一支簪子找了个红木盒装好,“给昭阳殿送去,顺道告诉摄政王,三日后,朕要上朝。”

清河接过盒子,犹疑着问:“陛下是要把这簪子送摄政王?”

元霄眨眼,显然没明白清河的疑问,清河耳根子一红,赶紧低头垂眸,“奴婢失言了。”说罢,磕了头就去了昭阳殿。

元霄有点懵,你又没犯错,磕什么头?

果然还是常桂好用,至少常桂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绝对不会像这个小太监一样畏首畏尾的。

那头昭阳殿,听完清河的传话,桓煊莫名其妙,小皇帝上朝还需要这样来传话的么?搞得好像他们王爷多霸道不让他上朝似得。

然而师荼却明白了,三日,这是元霄能为他争取到的时间,三日能将张家根系剥离到何种地步,那就只能凭他们本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