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贺莲声称是来看望宋方笙,阿姨见他仪表不凡,英气逼人,又得知他也姓“伍”,自然就放他进来了。她急忙转告了宋方笙,却是折回说道,“先生,宋小姐说她有点累想休息,所以请回吧。”
伍贺莲剑眉一凛,显然是不悦。他不管阿姨地劝阻,硬是闯了进去。
“先生!”阿姨急忙喊道,可也无法阻拦。
卧房的门关着,隔壁书房的房门半掩,透出一条fèng隙。
伍贺莲一个大步上前,站在了书房门前。他伸手轻轻一推,只见宋方笙窝在窗台上半躺,怀里抱着那只装满了糖果的玻璃瓶,手里拿着一本书。泛黄的封页,用塑料的透明花纸包着封皮,不知道放了多少年,像是有许多年岁了。
那个穿着校裙的女孩子,曾经抱着这本书,闪到他面前。
“阿贺同学,你知道仓央嘉措吗?”
“他是六世达赖喇嘛,不过我觉得他是个诗人,而且写的诗都好美好美。”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诵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那一天,那一月,那一年,那一世。
她曾经念着那一首诗词,眨着明亮的双眸,笑得明媚。
可是如今,她的神情不复明媚,消瘦得寻找不到当年的半点英气。惟有眉宇之间微蹙的痕迹,还可以瞧见她的骄傲和顽固。一如练习芭蕾舞时,那么多次的跌倒,那么多次的反复排练,哪怕是练到肌ròu抽筋,都要咬牙坚持下去的倔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