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皇后发表了一番肺腑之言后,离开了乾清宫,封云正再次陷入了深思。
周皇后的来意只是再次提醒了封云正她要孩子的决心,应该是跟这次立储有关,周皇后想要的是先把孩子记名在她名下,然后再立储。
如果是先立储了,记不记名的,众位皇子也是不稀罕的。
封云正想明白了,觉得周皇后这是也要掺和在立储的风波里了。
不过封云正忘了,就算最后立太子的是任何一位皇子,周皇后都是当之无愧的太后娘娘,她本就是嫡母,能有什么影响。
其实周皇后现在也算是有些想不明白了,诚如史太后所言,自己一辈子没有依靠,后半辈子该怎么打发时间呢。
真立了太子,跟她能亲近吗,答案是不可能,其实周皇后会提想把大皇子记名在她下面,是真动了心的。
大皇子没有生母,没有外家依靠,是最好的人选,其实人的交往都是掺杂了利益的,互利互惠嘛,即使这次成为太子的不是大皇子,她也想在立了储君后把人记名在她下面。
也算是给那孩子提供一个保护吧,毕竟没人护着,等时间长了,总会能像些亲人吧,周皇后之所以挑选着时间来提,也是用了些心计的,如果她一开始就是站在大皇子这,之后即使大皇子没有成为太子,他心里对自己多少都会是感激的。
立储的事,封云正一直没有松口,所以之后六位皇子在六部观政的事就成了一大评判的标准。
各位皇子也是牟足了劲表现自己,然后暗中给对方下绊子,一时之间六部的各项事宜倒是比以往还要难处理了,六部官员只能在心里叫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