刨掉运费的240元,还剩3000多呢。
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物价是这样的——豆油肘子肉8毛钱一斤,火柴2分钱一盒,饭店卖的大蒸饺4分钱一个,大烧饼8分,粮店的面粉一斤是1毛8。
工人的工资,学徒工一个月28元,这还应该说是大的国营厂才有的待遇。
所以说这一卡车的蔬菜,卖了3000多元,可想而知是什么样的概念。
东西是真便宜,而这个年代的钱也是真的好赚。
有点头脑的这时候摆地摊,坚持下去的,后来他们的儿女都成了富二代!
沈瑜自然高兴,但是他面色不显,去大集市转了一圈,因为运费付的是到兰北县城的。
他走之前,已经和陈校长说好了,货物拉回来放到他朋友的房子里,他会按天给租金的。
北方的房子如果一冬不烧火,那就会破败的很厉害,虽然房子没人住,但陈校长也是每天都会添上一把火的,所以这钱对于他朋友来讲也是额外收入,而陈校长感激沈瑜时不时的来看父亲,也感激他带来的山货和蔬菜。
因为陈老爷子现在拄着拐杖可以慢慢的在屋子里行走了。
这让陈校长对沈瑜是非常感激的。
沈瑜知道这一切是女儿的功劳,但是却也只能厚着脸皮承担下来,而陈校长将钥匙给他,让他随时随地都可以将货物搬进去。
所以沈瑜自然不会空车回兰北县城,他又批发了一卡车的冻货。
北方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只要手里有余钱,都会买上一些冻梨冻柿子化着吃的,尤其冻梨化了之后,吃起来甜甜的,是七八十年代北方人的最爱。
一天后,沈瑜到了兰北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