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责拍照的方觉知,不断摁下快门。
“毫无疑问,这里曾经是布龙度蝎子的繁衍地,否则不会出现这么多布龙度蝎子。你们看那只低头的布龙度蝎子,正在吃一只三叶虫,三叶虫也变成化石了。”杨教授说道。
他观察很仔细,很快就发现,这里不仅仅有布龙度蝎子化石,还有一些其他的化石,比如三叶虫,一些藻类等。
“小同志,麻烦围绕这些化石转一圈,可以吗?”杨教授跟小明请求道。
小明是机器人,已经接到了肖海的命令,尽量满足杨教授三个人的要求,所以没反对:“嗯!可以的,你们指哪边,我就往哪边去吧!”
在这里呆了一个多小时,竟然把那数码相机的内存都用完,杨教授他们终于把这片海域所有布龙度蝎子粗略看了一遍,清点了数量,每一只布龙度蝎子化石都拍了十多二十张照片,几乎是全方位的。
当他们回到砂心岛,天色已经完全降下来,三人找到欧家饭店,匆匆吃了一顿。
随后,回到肖海给他们安排的游轮房间,顾不上洗澡等,先整理了一些资料,起草了一篇论文,准备尽早发布出去。
他们这些教授、学者等,对论文都是很重视的。
这篇论文完成后,杨教授准备发表到《国家地理》杂志上去。
《国家地理》并非国内的杂志,而是美国的一刊杂志,在全球范围内有不小影响力。
期间,国内生物考古的同行纷纷给杨教授打电话,确认不是什么石雕之类的恶作剧,而是真的布龙度蝎子化石群,再次引起生物考古界的震动。
要说前面看到视频,大家震惊,难以置信,还不如说大家基本上还保留着怀疑的态度,毕竟那么多化石堆在一起,换做是谁都会怀疑那是假的呀!
他们见得最多的,就是恐龙化石,可也没有这么集中的呀!
有杨教授打头阵确认过,那就没什么可怀疑的了。一时间,有更多的生物考古专家,计划前往砂心岛。
肖海没料到,布龙度蝎子化石的发现,会引来这么多生物考古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