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次,肖海就给中山站带来了不少好处,赵站长准备给肖海申请个荣誉站长的称号,以表达肖海对中山站做出的贡献。
几位站长一起帮忙说话,上头很快就同意了肖海的提议,中山站建设游客招待所,开展旅游活动。
有游客找肖海,一起去滑雪。
来到南极,不出去浪一浪,实在是有愧这趟旅行,大家肯定不会乖乖呆在科考站的。他们用了三四个小时参观了整个科考站,接下来就是出去玩了。
在科考站,对很多人来说,最感兴趣的其实是一个充满绿色的温室实验室。
那是一个还不到二十平方的空间,里面却种植了不少的瓜菜,比如黄瓜、西瓜等。
以前,中山站的科考队员们吃蔬菜都是靠运输,然而这样成本非常高,储存的时间又短,所以,对南极的科学家来说,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真是一种梦想。
后来,有人突发奇想,搞了这么一个温室出来,种上瓜果蔬菜。
在南极,到处都是冰天雪地,能看到一抹绿色,已经非常难得,也就难怪大家的注意力被吸引到这里。
有科考人员告诉游客们,正因为他们这里有蔬菜园,临近的外国科考人员,会时不时跑过来蹭饭吃。
无论是游客,还是肖海直播间的观众们,看到这一幕,听到这番话,都忍不住感叹:不愧是种田民族,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自己种田的天赋。
改天,在南极大陆上搞大棚种植,大家也千万不要惊奇,那是中国人的正常操作。
“可以尝试将规模扩大,以后想吃蔬菜水果,甚至粮食,能够自产自足,不依赖国内运输,那就牛逼了。”有人表示道。
“不可取,成本很高。”也有人反对。
“只要把规模扩大,成本就能降下来,这又不是很难的事情。”
大家也知道,在南极,土壤比较难找,不是冰雪,就是石头。要搞种植,可能最适合的就是无土栽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