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页

这时候绿豆汤端了上来,卖相极好。云梧又叫人盛了两小碗给两个阿哥送去,“他们今日已经喝了一碗了,看着别叫他们多喝。”

乾隆这时候已经端起了白瓷小碗,汤里除了绿豆,还放了百合和莲子,镇过的绿豆汤清凉解暑,口感绵密,这样的三伏天一碗下去,人都舒畅不少。

他舒服地叹了口气,突然想到什么跟云梧说道:“说起来,上届秋闱朕得了两个英才,一个姓纪名昀,另一个姓钱名大昕,都是不一般的人物,朕想挑一个来给两个阿哥做师傅。”

云梧听见两个人名心中一跳,纪昀?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纪晓岚?至于钱大昕云梧并不熟悉,但也知道是清代有名的大儒,跟纪晓岚并称“南钱北纪”。

只是给皇子选师傅的事,她一个后宫妇人又怎么能插嘴?云梧心里撇嘴,面上却是笑着道:“能得皇上这样的夸赞,不管是纪大人还是钱大人,想来定然都足以胜任。别的我不懂,不过人和人相处讲究一个缘法,不若叫两位大人都试试,看看哪一个跟两个阿哥合得来。”

“唔,说的也是。”乾隆想了想,“朕叫纪昀和钱大昕纂修《热河志》,过些日子二人会扈从热河伴驾,不如今年秋狝,也叫上永瑆和永璂一起吧,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接触一下。两个阿哥也不小了,骑射也都该提上日程了。”

云梧一愣,孩子这么小,就要学骑射这样危险的课程了?

再一想,满人的习俗就是如此,且如今还是入关之后满人汉化的结果,在关外的时候,女真族可是骑着马背 长大的。云梧心中苦笑,却不得不应道:“都听皇上安排。”

乾隆点了点头,不再说话了。云梧一时也无言,过了一会儿,才见乾隆看了看钟表,状若无意地问云梧道:“令妃怎么样了?”

云梧看着他心不在焉的模样,突然悟了,令妃夜间发动,如今正是生产的紧要关头,她就说乾隆怎么突然跑来他这儿了,原来是担心令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