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页

《夏洛特烦恼》制作成本不过是2000万,加上其他各类费用包括宣发费用等总投资在5000万左右,最后收获1441亿的票房。

当然,《夏洛特烦恼》能取得这么好成绩,跟当时的院线排片率有关。

《夏洛特烦恼》是9月30日上映,国庆假期全国人民基本都在享受假期,这看电影的人数自然就会水涨船高,再加上院线排片率足够高,才有了这一部低成本逆袭的电影奇迹。

不过那是另一个位面15年的事了。

在地星,在华国,有着七年的发展时间,国内的电影院数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两者之间的院线数量完全不在同一个量级上面,更别提国民人数上的巨大差距。

如果拿到现在来放映,那票房绝对要爆炸!

前提是李淳罡能找到好的电影发行公司。

如果是一般的小发行公司,肯定拿不到这么高的院线排片率。

国内比较知名的大型电影发行公司有中影、华夏、华谊、星美、光线、博纳等等。

中影跟华夏是国字号背景,工作方式中规中矩,但在国内院线方面影响力比较大。

华谊光线采用的是发行矩阵的模式,即n个城市都有这两家公司的落地发行经理,在上片的时候,落地发行人员会跟当地影城进行沟通,负责首映跟路演等等工作。

星美、博纳是大型的内地民营企业,工作方式跟中影华夏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没有发行进口片的发行权利。

可能有人不理解其中关系,简单地说,就是发行公司就是渠道商,李淳罡这个生产商需要把生产出来的商品(影片),交给发行公司(渠道商),拿到院线(商城)去销售,然后根据票房(销售额),扣除各个环节费用成本,最后到手才是属于自己的利润。

比方说100块钱票房,需要先扣除5的国家电影发展专项基金跟33的营业税,院线方面按50分成。(09年某电出台的政策,参照国际规定,要求院线分成不得超过50)

话说,每年这5的电影专项基金,也不知道到底用在了哪里,咱也不敢问,咱也敢说

另外发行公司一般占5-15都有可能,这个得看影片的具体质量,质量好,可能分成会要少一些,相反质量差,分成会要得高,甚至质量差到一定程度的话人家都未必会浪费这个功夫去为你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