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页

如果有人想要私开盐田,那也行,但是首先要交一笔重税,然后自行筹建盐场,最后产出的盐也只能按照部落开出的价格卖给部落,总之盐还是归政府独家售卖,任何人都不准零售私盐。

牛尾其实对此十分不解,既然允许私人开设盐场,可为什么又不让他们私卖呢?既然不允许私卖,为何又让他们私自开设盐场?

其实这就是罗冲在为将来布局而已。

任何项目,如果都只是由官府独自经营的话,那么贪腐,虚报产量,降低质量这种事情是一定以及肯定会发生的事情。

或许现在有罗冲这个威望近乎神灵的首领压着,而且官僚体系初创,那些人还没想到贪腐,也不会玩这些花花肠子,但是以后呢?过上几代之后,谁敢保证没人会动这块超大的蛋糕?

所以盐场的经营必须分给民间一部分,让官府和民间形成竞争,但是所产的盐又要统一卖给部落,部落统一收购时,通过双方的产量和质量进行对比,就能随时发现公家盐场里有没有出现问题。

今天两章。五千多字,一会儿凌晨之前还有一章。

我细纲用完了,所以重新整理一下思路,然后从明天开始继续恢复日万。(本章2700+后面这个不收费)

第919章 朝阳郡的渔业扶持政策

牛尾在咸丰郡整顿着改革的事情,詹茂也已经到了琼州岛南边的观海郡这里,观海郡人口虽然不多,但是当地可以用来耕种的土地却有不少,好好发展一番,将来也能成为一个产粮大郡。

而且这里就是琼州岛的南部海岸,同样也可以发展晒盐,或者渔业捕捞,将来的发展潜力一点都不小,只是目前受限于人口限制,只能进行一些基础的农业生产。

詹茂有过管理数千人的大部落经历,现在又有整个官署吏员的辅佐,管理观海郡的几十个村庄完全没有问题。

在和其他人一起到铁砧的新化郡开过会,取过经,了解了当地的情况后,也很快着手处理了起来。

姜宣同样非常有经验,他本来就管理过数千人的部落,后来又和坚盾一起管理过牧野郡的地方事务,虽然主要以坚盾这个牧野郡郡守为主,但当时郡里的农业方面却主要由他来管理,坚盾负责大局还有牧野郡的畜牧产业。

现在姜宣来到朝阳郡后,也将农业放到了首位,朝阳郡的余氏族虽然获得了四条拖网渔船,但是目前的海产品主要还是郡内自销,最多再往崖山郡这里卖一些,根本没什么销路。

再加上就四条渔船,总共也用不上多少人,最多也就是女人在家里补一补渔网,其他大多数的百姓还是被安排着从事农业生产了。

汉部落以农为本,再加上罗冲今年新弄出来的五年计划,总之好好经营农业总是没错的,至于那些海产品,正好用于养殖未形成规模之前的肉食补充。

朝阳郡的百姓很苦,很穷,穷到每日只能以吃海鲜度日,但是姜宣就决定改变这个情况,他决定在今年下半年就实现朝阳郡的粮食自给,让这里的百姓也能过上吃米的日子。

同时为了给当地百姓增加收入,姜宣也决定将当地的渔业捕捞更好的发展起来,他找到了刺史薛青窑,又找到了琼州大都督杨峰,决定让朝阳郡制作咸鱼干或者腌鱼,专门供应琼州六郡的军需。

琼州六郡的军队就有上万人,这些军人总是要吃肉的吧,那么多的肉食从哪来?海鱼就成了一个最好的肉食来源。

首先它不用占用当地的农牧资源,不会影响当地的农牧业发展计划,再加上现在海产品的销路不偿,但是每次出海的收获又颇为丰盛,基本上每次出去都能次次爆仓而归,鱼多的船舱都装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