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这些都是大媒体的,他们一般自恃身份,而且目标受众较为广泛,所以无论是立场,还是观点都趋向大众化。

然而现在是信息时代,加上电子媒体的门槛降低,竞争激烈。

许多小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则把重点放在了奇怪的地方。

《‘俚语’和好?蒋礼郁瑜片场眉目传情》

《蒋礼一心二用 ‘新欢旧爱’享齐人之福》

《复仇归来郁瑜现场掴掌蒋礼》

……

许多人不仅标题取的费尽心思,还把当年的陈年旧事拿出来写了一遍又一遍,赚足了眼球。

这么双管齐下,无论是普通的观众,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网名,这下都知道《午后》拍电影的事情。

连带着导演主演的名字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宣传效果一流。

这么声势浩大的宣传自然是出自电影的宣发,好处显而易见,连人气处于瓶颈期的蒋礼都涨了一波粉丝,更何况是小透明的别人。

坏处则是,蒋礼无时无刻都能看到自己的名字跟别人绑在了一起。

尤其是郁瑜。

这让蒋礼发了一次又一次脾气,甚至有几次直播的时候,差点破功在镜头前黑脸。

这种表现,也让他的唯粉们更加厌恶俚语的cpf,甚至开始恶意揣测郁瑜买了营销号在自我炒作。

如果郁瑜还有社交账号,恐怕评论区和私信,都会被所有谩骂和诅咒淹没。

宛如两年前。

值得庆幸的是,郁瑜已经离开娱乐圈很久。

甚至当年离开的时候,还把属于他的账号给注销清除,走得干干净净。

那么,看到这些□□的人,就变成了蒋礼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