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术论就是敲门砖。
法律评论虽然没几个用户,但是架不住格调高,给人一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等到以后成名了,对于个人形象的塑造极有好处。
稍微一包装,甚至不用包装,履历一亮,威信自来。
当然,眼下没什么用。
普通人不看这种杂志,业内人最多看看章,借鉴一下。
至于谁写的?
无名之辈!
没有个十篇八篇的论打底,永远是学术新人,根本入不了大佬们的眼。
科论和理工科不一样。
观点再怎么创新,也只是一种观点。
之前关煌和胡志国合著发表的如何解决黑恶势力案件的法律适用困境,虽说也是核心期刊,半点水花都没翻起来。
冷门的不能在冷门,很多人一看这种标题就会略过。
至今没得到一丝反馈。
哦,也不对,还有那么一丝水花,收获白小雅崇拜若干。
叶菲敲门进来,打断了关煌的思绪。
“关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