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它每天能写出3000篇这样的报道,同时对各个报社的写作风格了如指掌,一人能挡百万兵。
无数新闻记者担心自己未来饭碗。
从去年开始,每日新闻尝试用机器人代替人类,经过一年多的沉淀,基本上做到了全取代。
这对大众的冲击,几乎是海啸山崩。
“绝艺”还只是实验室作品,
机器人记者已经开始落地。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还没等大家平复心情。
超人公司接着推出一款金融合同解析软件,
经测试,原先律师和贷款人员每年需要36万小时才能完成的工作,这款软件只需几秒就能干完。
更加骇人听闻的是,它的错误率非常之低,还从不放假。
如果说之前“绝艺”战胜李世石,是人工智能一次公众意义上的引爆。它以不动声色的方式挑战甚至在某些人看来是“侮辱”了人类的智力。
那么,“书生”、“机器人记者”、“合同解析软件”神话正在一步步地走向现实,让所有目睹者惊心而忐忑不安。
几乎所有的商业观察家看来,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将在不远的将来颠覆几乎所有的行业。
问题仅仅在于,你是颠覆者还是被颠覆者。
这也是夏柒昔感到困惑的原因。
她明明处于中国乃至世界人工智能的中心,却没有感受到多少“未来已来”的味道。
关煌笑着说,“媒体总会夸大其词,纽约时报只是为了吸引眼球才那么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