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地说,他甚至连公众人物都算不上。
只要他保持低调,不再持续地出现在记者们的镜头前,这股蹭来的热度自然会消退。
就像之前姜佑曦的新歌“第一次”热卖,让姜佑曦名声大噪,可那些听歌的人中间,又有几个人会注意,词曲作者是一个叫“海明威”的人?
恐怕连十分之一都不到吧。
分析到这,杜采歌满意地点点头。
他还是更习惯保持在幕后,不喜欢抛头露面,远离闪光灯、无孔不入的摄像机、戳到脸上来的大话筒;远离因为成为公众人物,而被人放到放大镜下找茬的尴尬;远离那无穷无尽的麻烦。
另外在仔细查看了微博和贴吧后,杜采歌有种这样的感觉:因为“林可”的身份来黑他的水军,与在网领域黑他的水军,似乎不属于同一批,或者说他们的金主不是同一个人或势力。
其中的界限泾渭分明。
因为“林可”的身份而黑他的水军,主要是攻击原主过去的生活作风问题:脾气不好,人品恶劣,私生活银乱,欺负新人之类的。
原本似乎还想攻击他江郎才尽,但在“第一次”推出以后,对方果断地放弃了这个点。
总体而言,这批水军似乎只针对他在娱乐圈的事情发难。林可二字已经解禁了
不过其实那些黑材料,网民都早已习惯,见惯不怪了,杀伤力没有那么大。
上一次全网讨伐他,已经把网民们的热情耗尽了。
终究“林可”最近并没有发生什么出格的事,睡女明星也好,摄影丑闻也好,殴打记者也好,都是几年前的旧闻,没什么新鲜感,网民们对于炒冷饭并不感兴趣。
而在网领域黑他的水军,则主要是攻击他搬运的几部作品的缺陷,质疑他的作品这么火是因为搞了y交易之类,比叨逼叨。
而从这这方面攻击其实也没什么杀伤力,因为这种东西,哪怕再经典,也有人不喜欢读,红楼梦也不是人人爱看;哪怕再小众都有受众,就算绿帽都有拱坝老哥喜欢看,不是么。
所以针对本身进行攻击,除了带来话题性之外,真实伤害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