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希望你能获奖!替咱们网络作家挣口气!”
不可否认,网络作家有很多都是为钱写作,赚钱使我快乐,没钱写你麻痹。
但其实很多人的内心,也藏着对学的追求。
而在大华国,学殿堂里最璀璨的明珠,就是白杨学奖。
杜采歌做了个“下压”的手势,笑着说:“可能现在大家都觉得,网络作家入围白杨学奖是天大的喜讯。可是我希望有一天,能有一个奖项,它的评选范围包括了网络,它的公信力和社会关注程度也都不逊色于白杨学奖。”
台下有人小声议论,甚至摇头失笑,觉得他未免太异想天开了。
“你们或许会觉得我是做梦,说实话,我也不知道这样一天会不会到来,我不知道主流学界要多久才能完全认可网络同样属于学的一员。或许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也或许这一天即将到来。但我确定一点,在时机成熟时,我会出资设立这样一个学奖,致力于推动网络回归主流学的怀抱。”
“曾经班固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在那个时候,并不被认可为学。但是现在谁敢说不是学?”
杜采歌的话终于吸引了一部分人的注意。
他们认真地听着,露出思考之色。
“推动网络被学界接受,需要所有网络作家的共同努力。我认为,写网络,在赚钱的同时,也要有家国情怀,要有正确的审美和价值观。虽然是通俗读物,只是供人休闲取乐之用,并不是用来教育国民的。”
“但如果写网络是只顾着奇,只顾着抓读者眼球,而无视普世价值观和主流审美观,无视社会道德和正义,无视我们国家的一些优良传统,那样只会让网络的发展走入死胡同。”
“网络不需要很有营养,但绝对不能毒害国民的心灵。”
不少作家频频点头。
“网络作家,也是作家。而任何一个作家,如果他写作时不考虑自己的社会责任,我认为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
“当然我觉得,也不要给网络作家定太高的要求。每个网络作家只需要问自己一句话:我写的作品,敢给我的亲朋好友看么?敢给我的儿女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