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页

“具体的折算比例,我们还在激烈地争论。不过现在有个大概的范围。”

杜采歌也很是惊讶,没想到段晓晨能谈到这个程度。“能折算成什么比例?”

“我们初步探讨,假如按照注册资金10亿来计算,我实际出资15亿,技术和品牌价值入股17亿,占32的股份;你实际出资3000万,技术和品牌价值入股17亿,占20的股份。差不多这样子吧,对方还没同意,但是可以在这个基础上谈,估计最终结果相差不大。”

杜采歌为之咋舌,“我的技术和品牌价值可以折算17亿?这有点夸张了吧。我拿什么来和你相提并论啊。”

段晓晨甜甜地说:“你的价值比我高得多,哥,不要妄自菲薄好么。”

杜采歌怔了怔,“你现在说话用词越来越艺了。”

“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段晓晨调皮地问。

“当然是好事。”

“哈哈哈!”笑了一阵,段晓晨告诉他,“其实还不止17亿。因为,他们四方要实际出资8亿,却只拿40的股份。另外晋哥要2的股份,还有6的股份将在未来作为激励管理人员的期权池。”

杜采歌对数字不太敏感,算了一会也没算出来实际估值是多少,只能感叹还好他的数学老师在地球没跟着过来。

否则数学老师肯定会痛下杀手,清理门户。

虽然没算清楚,但他也知道,这是相当不错的条件。

而和段晓晨不同的事,杜采歌知道这件事背后颜颖臻扮演的角色。

段晓晨在这沾沾自喜,以为是她和欧阳晋的谈判技术太牛啤。

实际上,只不过是颜颖臻有意为之。

那么问题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