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多看了几次,即使愚钝如杜采歌,也算是瞧明白了。
罗灏作为o,运营总监,有着一揽子的计划,然后在财务方面想更大的自由权力。
比如,最简单的一点,他要更大数额的签字权。
只能签字同意3000万以下的开支?更高金额要报ceo或cfo或者执行董事?
罗灏当然不乐意。
对于一家娱乐公司来说,这真的是一点小钱。
如果金额不能提升几倍,他这个o就变成牵线木偶了,随便一点小事都不能自己做主,要向ceo和cfo请示汇报。
而原本从制度设计上来说,他这个o应该只比ceo低半级的,根本不用仰人鼻息。
而cfo龚柳如作为财务总监,对罗灏的心思自然洞若观火,不肯丝毫退让。
毕竟,权力就这么多,一方的权力大了,别人的权力自然会缩小。
就算看明白了这些,杜采歌也没有站边的意思。
他对公司运营一窍不通,也没打算去学习。
所以干脆就不插手。
用人不疑。
既然花了高薪和分红权以及期权奖励把这些职业经理人请了回来,就让他们去放手施为。
一家子之间也有争争吵吵,更何况一个大公司呢。
或许他们吵一吵,就能形成平衡,达成一定程度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