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当你遇到了风险的时候,只要你胆大心细,就一定能从中窥见机遇。
欧阳晋是聪明人。
和这世界上95的人相比,他也算是年轻有为,事业有成了。
毕竟,他只是三十多岁,就有了几千万的资产,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时打交道的都是各行各业的精英,和许多大资本很熟悉。
他自然能明白这个道理。
杜采歌和段晓晨联手,推他来做制片人,绝不是要害他,而是真的需要一个“自己人”在那个位置上。
并且,只要他能完成任务,就会得到高质量的奖励。
他当然不会真有什么怨言。
和杜采歌谈完,欧阳晋就去找舒宜欢了。
许清雅压低声音说:“大叔,网上的风向对你很不友好。要不你就退出这部电影吧,就说身体不舒服,或者有别的什么事要处理。这个副导演当着也没什么意思。”
杜采歌叹了口气。
确实,他来给舒宜欢当副导演,有两个主要目的:一是学东西,二是混资历。
然后呢,最好还能挖几个能人。
但现在已经很明确了,这两个目的,都不太可能达成。
甚至很可能,羊肉没吃到,反惹到一身马叉虫。
他看着许清雅,眼神温柔:“不用担心我,我什么大风大浪没精力过?这种规模,毛毛雨而已。你呀,专心地学东西,舒导确实是在尝试试验性手法,但他的功底在那里,有他指点,你的演技可以快速提高。就算最后这部电影的票房惨淡,但你要保证你自己的戏份出彩,明白么。”
“我知道啊大叔,不过接下来我的戏份不多了,再拍几天我就会去樱岛和段姐姐汇合,宣传我的‘琵琶行’。大叔,你答应我的国风专辑呢,什么时候替我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