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顾长英不记得?”
在老院子里喝着茶寒暄时,秦慈不知想到什么,忽然提起这么一个人名来。
余琨瑜微怔,点点头:“我记得我最后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正闹着要跳江,说是想和她丈夫离婚没离成,如今呢?”
“离,也不算是离了,也不算是没离。”
秦慈叹口气,“就是你走的那年,她趁着时局混乱,偷偷从金陵城里逃了,当时她丈夫还漫天漫地地找过她,没找着。你也知道她丈夫,抽鸦片抽出不小的瘾儿来,顾长英逃走了,他没了生活来源,就去赌钱,后来因为还不起赌债被人砍了一根手指头,在金陵街头浑浑噩噩地流浪了小半年,身上还染了病,听说后来好像是被慕家的人接回去了,如今也不晓得是死了呢,还是被慕家人一齐带去了那边。”
那边,就是海峡那边。
余琨瑜垂下眼眸,语气轻轻:“慕家其实本不必这样站队,说到底,还是担心江时报复罢。”
“是啊。谁都知道,你们以后要是回来,肯定是回金陵,回首都的,慕家在那几场战役里伤筋动骨,如何不能心生退避之意呢。”
秦慈继续说回顾长英,“后来你不是写信给我,托我去胶安县帮你把江家老宅内的藏书都给捐献了吗,结果你猜怎么着,我竟然在胶安县碰见了顾长英。”
“她回娘家了?”
“也不知道,反正我去胶安县的时候,她已经嫁人了,嫁了个小地主,还有了个儿子。”
余琨瑜点点头:“那也挺好,胶安县地偏,虽然清贫些,好歹比外头安稳。”
“安稳什么呢。”
秦慈又叹了口气,“我见到她的时候,她丈夫已经跟人跑了,带走了家里的所有财产,只留了一栋宅子给她,后来,因为她拿不出证明,宅子也被政府收走了。不过也是当地的村长见她可怜,多少分了她一块田,母子俩全靠这块田地过活了。我见她时蓬头垢面的,简直就像个五六十岁的老妪。”
“我记得她文章写得还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