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阳点头,道:“老支书,再见了。”
马爱民让周阳在院子里等:“专家,现在即将迎来正午,天气燥热,要不待到吃了午饭,日落西山,再乘船离去?”
“我们为你联系船只。”
周阳拒绝:“不了,炎热不打紧。”
周阳估计了一番,要是现在出发,到家还能赶上晚饭,可要是下午再走,到家都大半夜了,父母已经熟睡,也不好敲门唤醒。
周阳对老支书口中的午饭表示怀疑,倒不是怕村民不煮,毕竟一顿饭花不了多少钱,问题在于,这顿饭什么时候煮,得看村民什么时候忙完。
乡下人的作息都很有特点,天一大亮后便下地干活,临近正午时肚子饿了,就回家煮早饭吃,吃了饭后继续下地干活,晌午休息一个小时,继续干活,到下午六点吃午饭。
一天就这么两顿饭,一顿在上午十一点,一顿在晚上六点。
这就是农村百姓的真实写照,毕竟乡下人煮饭不像城里人那么方便,柴灶需要生火,一面顾着锅里,一面还得顾着灶里,还得拾柴火。
真要等这顿午饭,估计够呛。
“周阳,别急着走。”人群中,赵百川带着一位村民前来。
村民背着一副木头担架,担架上捆着一只木头箱子,有半个大姑娘嫁妆箱子大小。
“老赵,你怎么来了?”周阳直呼其名。
和对方相处得久了,周阳发觉老头并不像寻常人那般在乎礼数,相反,他不在乎这些规规矩矩,反而觉得这些人为添加的标准,反倒使得相处变得复杂。
周阳赞同老头的看法,便顺其自然称呼对方一声老赵。
“周阳,随我去一趟三江市,行吗?”
周阳自然连连拒绝:“不行,我已经计划好要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