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是,大人说的是。”荀礼低头。

杨尚书这才满意,又道:“若你们有相熟的世家子弟,也都一起叫来。我朝青年才俊汇聚一堂,大家趁此机会也结识一番,岂不美哉。”

说罢,他又深深看了荀礼一眼。荀礼当下便明白了杨尚书的弦外之意,恐怕让他去是假,借他之口把谢珩劝过去才是真。

温熠景还剩一口汤,嫌弃没滋味,去找店家要一碟咸菜。

杨尚书趁机压低声音道:“少敬,能不能劳烦你把谢珩劝来,到时找个机会让小女与他见上一面。”

荀礼苦笑:“杨大人,谢大人哪里是我想劝就能劝来的。”

杨尚书想想也是,只得沉痛道:“无妨,若他不肯便罢了。”他话锋一转,又到了荀礼身上,“不过少敬啊,你也老大不小了,到时诗会上若有中意的女子,可定要好好把握机会啊!”

荀礼被他说得满脸通红,只喏喏点头,并没有接茬。

“虽你家世……”这两个字一出,荀礼脸色肉眼可见的灰暗了下去,杨尚书见状连忙改口,“真看中哪家小姐,老夫可以替你从中说项……”

杨尚书知道自己说错了话,也不好再继续下去,只能端起碗喝口汤以掩饰尴尬。

荀礼脸上红色褪了个干净,他知道杨尚书本是好意,并不难过,亦不愤懑。

即使新朝革制,除去商人贱籍,允许入仕,要改变世人千百年来的想法,也是不那么容易的。更何况京中这些清流人家,更是看中脸面,若要与商人联姻,免不了落个财欲熏心,有辱文人风骨的坏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