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季德鸿的意愿他是一日也不想读书,但因为当时答应了二叔二婶,读了这一年多的书已经实属不易。

十四岁的少年过了年就要十五了,在乡下都可以相看娶媳妇了。

云氏听季老太说起过季秋阳在济南府发生的事,私下里便对姜靖怡道,“弟妹,要不你把德鸿带上吧,就让他给二弟当书童,平日有事也好照应一些。”

姜靖怡顿时惊讶,她没料到云氏会主动开口,说实话她其实也想过这事,倒不是给季秋阳当书童,而是跟着去京城历练一下。

季德鸿兄弟俩都是好孩子,为人踏实能干,姜靖怡知道她的生意不可能一直靠着自己来做。姜玉钦不肯跟着她出去,季云轩年纪又小,所以她便打上季德鸿的主意,只是没想到她还没提云氏便先提出来了。

云氏见她惊讶脸上也有些不好意思,她道,“当然我也有私心,德元读书不错,夫子都说像他二叔,但德鸿读书不行,若是留在家里也只是跟着我们做些体力活,所以我这做娘的便想到弟妹和二弟这里来了。”

说完这些云氏还担心姜靖怡不高兴,连忙又补充道,“我知道弟妹这次带的人多,所以要是不方便就罢了,现在在家日子过的也好了。”

姜靖怡笑道,“大嫂,我早就打算带他一起走,只是之前担心大哥大嫂不舍得,所以就犹豫怎么跟大哥大嫂说。不过我没打算让他做书童,毕竟他不喜欢读书跟着秋阳也不自在,所以我想着让他跟着乔掌柜历练历练,您看怎么样?”

云氏连忙点头,一脸的惊喜道,“这当然好了。”

姜靖怡松了口气,“不过日后不管秋阳去哪里他都得跟着去帮我照料生意,大哥大嫂可别半路给叫回来才是。”

“不会。”云氏摇头道,“我和你大哥商量过了,只要他有出息不在我们跟前也成,再说了我们不还有德元吗。”

听她这样说姜靖怡心里也熨帖,她可不想把人培养出来了又被云氏以想儿子为由把儿子叫回来了。不过她相信云氏夫妻的为人,夫妻俩都是为了儿子肯吃苦的人,只要季德鸿跟在她身边有出息,他们是不会轻易将人叫回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