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页

刘八爷难不成原来是学经济的?

除了讲武堂,貌似没听说他读过大学啊。

“八祖祖,咱们的地,得种;确实一开始人有点多,不太好安排,可现在要修路、修厂房……”刘春来说道,“修路是最关键的,这几天地收回来,进行一些调整。同时,厂房也得开始修了,同样要把位置腾出来……”

刘春来把规划给刘八爷做了一次详细的解释。

厂房、职工宿舍、甚至是为新成家的职工分配的住房,也都得等到土地调整完成才开始。

“砖从外面买?”刘八爷皱起了眉头。

刘春来不解地看着他。

刘八爷也不泡茶了,带着刘春来就往外面走。

老爷子所住的院子,已经算是在沟里。

不过,还要往下走好几百米,才到真正的沟里,这一片,就是整个队的水田。

山上也有水田,都是当年刘大队长带领下,为了让大家都吃饱,用土改的田。

靠天吃饭,不下雨,根本没法栽秧。

山上土脚又薄,没种多少年,稻谷也没有多大收获,现在基本上都是种小米、苞谷。

沟里水田中,稻穗已经抽齐,谷子已经开始灌浆。

等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打谷子了。

刘八爷的宅子往下走一百多米,是一道不高的梁,把沟里的水田隔成两边。

这道梁,也是由石谷子组成,上面倒是平整,在集体生产时候,就搞了两个大晒坝,同样是三合土,上面一层稀牛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