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得等凌霄道长回来,颜知鸢正琢磨着,便见爹娘瞪大眼睛盯着她,颇有一等颜承业离开,就要来个三堂会审的意思,顿时觉得头皮发麻。
“今有点凉,我回屋添件衣服。”
颜知鸢装模作样的扯了扯衣襟,一进屋就赶紧磨墨挥笔,留书一封,翻窗离开。
好一阵没等到闺女出来,杨氏在门外喊几声不见答应,推开门只见条案上一张墨迹未干的纸张——女儿回涿光山了,勿念!
“真是个冤家!”
杨氏气笑了。
……
涿光山山脚,靠近官道的茶铺中,零零散散的坐着几个歇脚的人。他们携带的货物已经卸到一旁,让拉车的牛、马和骡子尽情地享受着食槽里新添的草料。
伙计靠在暖烘烘的茶壶边,在午时温暖的阳光中昏昏欲睡。
“来一碗淡茶。”
清脆的声音惊醒偷懒的伙计,他左右看了看,没发现老板的身影,才松口气般答一句:“好嘞!姑娘,你稍等。”
要茶的自然是颜知鸢,她找了张空桌子坐下,又让伙计弄点能填饱肚子的东西。
不一会,一碗漂浮着少许碎茶末的大碗,和一份臊子面先后端上桌。面上配两颗翠绿的小青菜,一个切成两瓣茶叶蛋,共计二十三文钱。
和娘娘庙贴钱喂饱香客的素斋没法比,价格却也不算昂贵。
毕竟开在此处的茶铺,主要的客人都是歇脚的往来行商。太贵的话,做点小买卖的商贩消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