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重归新加坡1995 咸泥螺 1048 字 2022-11-18

四个男生热烈地聊上他们感兴趣的因特网话题,那更没唐馨怡与慧娟俩女生什么事了。

聊到一半,潘占隆问道“晓凡,你知道吗,我有个国科大的校友叫田溯宁?”

提到田溯宁,这个中国大陆内地互联网历史上一个重要人物的名字,对于李晓凡而言如雷贯耳。

但是当下,他就当做不知道这个人呗。

“好像不认识……”

潘占隆继续道:“这个叫田溯宁的校友前年在《光明日报》发了一篇叫《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文章我就开始关注他了!我还在国科大读书的时候,听校友们说他在美国留学时候创建了一个叫亚信的公司,现在他好像已经回国正在帮助国内建设中国大陆因特网的骨干网工程了……”

潘占隆的话让李晓凡回忆起了前世流传的关于田溯宁的一些早期创业故事。

1994年4月,ncfc(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工程通过美国srt公司连入ter的64k国际专线开通,实现了中国大陆内地与国际互联网ter的全功能连接,从此中国被国际上正式承认为真正拥有全功能互联网的国家,中国互联网时代从此开启。

1995年当时中国电信计划通过美国srt公司开通两条64k专线,一条在北京,另一条在上海,这也是中国最早的公众互联网,开始向社会提供接入ter的服务。

当时的美国srt公司是世界三大电信设备运营商之一,田溯宁的亚信公司不知道用什么办法居然从srt手里拿到了中国电信北京、上海两个节点的分包单,然后开始起飞……

这也就意味着今年像北京和上海这样的大城市已经可以通过中国电信上网了。

李晓凡突然想起前世那个关于马云在1995年4月创建中国黄页的故事,也就是说今年四月份杭州这样的省会城市也已经具备上网条件了……

四人热聊到十一点半的时候,在唐馨怡和慧娟的数次委婉提醒下,他们几人才中断了关于因特网的热聊。

临别前,李晓凡与林俊峰,以及潘占隆和顾其俊等人互留了联系方式。李晓凡向他们约定,下次有空再过来向林俊峰和潘占隆、顾其俊等人请教与交流。

离开机房,走在国立大学校园的林荫小道上,唐馨怡拨通了她二姐唐紫欣的电话。

新加坡的时差比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快15小时。

二姐唐紫欣接到唐馨怡电话时候,是旧金山时间早上八点半左右,她刚从植物园和日桑茶园附近一带晨跑回到家准备洗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