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技术走廊的规划始于1991年的国家技术计划,新加坡科学园位于新加坡国立大学n右侧,同时与南洋理工大学ntu相连,毗邻新加坡肯特岗数字实验室、分子与生物细胞研究所、高级计算研究所、微电子研究所、无线通讯中心、生物技术中心、国家计算机委员会、新加坡科学中心等新加坡本土一批重要的科研机构。
当时以科技园为中心的新加坡西部一带,新加坡的“科技走廊”雏形已现。
坐在出租车上,阿龙问道:“阿凡,昨天你去拜访的泰瑞达是什么公司,做电路板的吗?”
李晓凡闻言笑了:“泰瑞达是一家做ict在线测试设备的美国公司,全球知名的半导体测试设备商……”
提到半导体测试的时候,李晓凡回忆起来,前世泰瑞达已经是全球第一大半导体测试设备商了,营业收入超过20亿美元。除了ict这块业务外,他们公司的半导体测试领域还包括晶圆层面的测试和器件封装测试,还有像无线测试设备的wifi、蓝牙、nfc、gs等功能,蜂窝性能测试设备的2g、3g、4g和5g性能等等……
而在这些领域,我们国内的技术能力还很薄弱,当下很多技术几乎是空白。
李晓凡暗思,等自己的怡凡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规模以后,要向着半导体测试领域进军。将来我们国家的半导体测试领域,不能也像前世的光刻机一样,被西方国家卡着脖子……
俩人抵达新加坡科学园,经过打听以后,才知道新加坡科学园由新加坡jtc裕廊下面的腾飞集团负责整体开发以及运营。
李晓凡与阿龙来到腾飞集团新加坡科技园的招商部,招商部一位叫郑淑佳的执行员接待了他们。
一身职业的白衬衣、窄裙和黑丝的郑淑佳给他们泡了两杯咖啡后,和颜悦色地问道:“下午好,两位,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吗?”
李晓凡递上一张名片后道:“郑小姐,我们公司有想法来入驻你们园区,请问有什么条件吗?”
第219章 入园标准与国大秀才餐厅
郑淑佳开始了滔滔不绝的介绍:“目前,我们新加坡科学园实施了严格的园区准入标准。每个入园的公司或项目必须正式提出申请,获准后才能在园区内设立。一般而言,我们从以下个维度来评估:
一是项目的技术含量。项目必须有较高比例的高科技研发工作以及相应的科学研究活动。这个数据我们会从单位面积上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均加工价值上体现。前者表明一个项目的资本密集程度和技术成分,设备和设施的固定投资高,是技术密集的典型特征。后者则是该项目技术水平的标志。科研与开发设施要雇用高水平、高工资的人员,因而加工价值的数额亦高;
二是项目的人员结构比例。从事科研与开发工作的人员的比例要高于从事普通生产制作、销售、行政管理工作的人员。一个公司的科研与研发水平,一般可以从其人员构成中的大学以上学历人员数量与未获得大学文凭之间的比例看出。享有声誉、成果累累的科研与研发项目往往拥有相当比例的取得高级学位的人才;
三是科研与研发工作在项目中的比重。我们会对项目的科研与研发成分要进行质量评估。一些侧重生产或服务的业务,在普通的工业园入园评估的数量参数上可能得分很高,但在我们这里不一定被接纳,因为这些项目在设计、开发和科研方面得分低。一个公司每年的科研与研发预算投入的绝对数及其在整个业务预算中所占的比例,也是我们评估项目是否能入园的关键指标。
还有其他例如项目的催化和战略价值,项目的环境影响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