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三、四十年纳鞋底可是全国大街小巷乡间村里随处可见的一景,极富人情味。

妇女围在巷子口,或者是村子里的老槐树下,悠闲地纳着鞋底,聊着八卦,两不耽搁。

花半枝站在八仙桌前,将破布先剪了下来。做鞋先要打袼褙,用粥把破布涂均匀了,然后糊在外面向阳的墙上。

就这么一层叠加一层,直至有一毫米厚时才罢手,等完太阳将将它们完全晒干后揭下来,按鞋样大小依次画好,剪裁成型,叠压在一起,才开始纳底。

东西还没准备齐全,所以花半枝只是打袼褙,眼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就去学校接孩子放学。

花半枝拉着周光明朝医院,边走边询问他在学校过的好不好。

周光明很详细的将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了说。

“我今儿默写生字,没有错一个,老师表扬我了。”周光明看着她开心地蹦蹦跳跳地说道。

“是吗?我们光明真棒!”花半枝满脸笑意地看着他表扬道,“等等!光明你说话的语气怎么变味儿了。”她后知后觉的发现光明现在说话一口京片子。

校区的人由于来自五湖四海,所以这口音也是天南海北的都有。

如今没有普及普通话,花半枝与周光明本身地处北方,口音更偏向于北方官话。

“跟老师学的。”周光明笑嘻嘻地说道,“挺好玩儿的。”

“挺好的,要用心学啊!”花半枝笑着点点头道,普通话就是京片子演化来的,这样以后学普通话要容易的多。

“知道。”周光明乖巧地点点头道。

花半枝仔细一想,她接触了的人都是北方人,所以交流起来没有太大问题。

不过校区有南方人,口音是吴侬软语,幸好他们入乡随俗也在改变说话方式,不然交流起来都费劲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