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返老还童。”姜烟解释:“是我们在幻境中,回到了您记忆中的年少时期。”
担心自己解释的不够清晰,姜烟捡起地上的一根树枝划了一条长线:“您去现代的时候是在这个位置。”
停下后,姜烟再往前画了一段:“我生活在前面的这里。我们也是通过系统在这个节点遇见,现在系统只是营造出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幻境。”
姜烟另外画了一条平行线:“而我们,回到了您节点所在的前面。这里的一切都会对比您记忆中的另外一条线进行,您也会慢慢变老。”
这么解释宋应星当然能听懂。
“原来如此。这未来科技,竟然如此奥妙无穷。”宋应星说话的时候还摸着自己的头,也不知道系统是怎么捕捉到自己记忆的,所编织出来的幻境竟然与他从前生活的地方别无一致。
也只是感叹了会儿,宋应星带着姜烟往村里走。
在他们身边是一望无际的田野,农人们在田中劳作,远一点的地方还能看见耕牛拉着犁在泥地中缓缓走过。
路过池塘,还有大水牛趴在池中休憩,宽阔的水牛背上躺着一个翘着脚的小孩。
“哇!”就是姜烟也看呆了。
她见过黄牛,但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大水牛。
“水牛温顺,我小时候也在水牛背上玩过的,就是味道不怎么好闻。”宋应星笑着,只是越看越觉得躺在水牛背上的那个小孩儿眼熟。
再低头看自己身上的衣服,看看水牛背上的那个孩子。
“那好像是我!”宋应星诧异的指着水牛背上的小孩。
姜烟连忙看去,还没看清楚,就听见田垄那边传来一个少年的声音:“老三!你赶紧起来,回家!爹让我们去念书了!”
翘着脚躺在水牛背上的小孩猛地起身。
好在水牛没有躺在池塘中心,而是在边缘位置。
小孩从水牛背滑下来,拖着湿漉漉的两条裤腿,提着鞋子奔跑在田垄间。
“真的?爹让咱们去念书了?”
跑了会儿,原本只有两个小孩的队伍突然就壮大起来。
在别处帮着爹娘干农活的小孩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看有人跑起来,自己在这边也坐不住,跟着一起跑。
一溜光脚丫的小孩跑回村里,一直到宋家小院前才散开。
姜烟都看呆了。
她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偶尔看到也是看见现代的农业器具在田里忙活。
更没有看过在田里跑起来的这么多小孩。
“孩子都是如此,喜欢凑热闹。”宋应星却高兴不已,面上在老成渐渐淡去,只剩下满腔兴奋。
“幼时家中贫寒,虽祖上略有荣光,可到我父亲时却大不如前。”
宋应星的曾祖父当年也曾入阁,只是宋应星的祖父英年早亡,父亲奋斗一生也只是一名秀才。
但家学渊源,虽门庭不如从前,读书科举这件事情,依然是宋家最最要紧的。
“我记得这一年。我与大哥在叔祖处读书,后来又拜族叔做了老师。但后来兜兜转转,又拜入了与我家有世交的南昌新建举人玉笥先生门下学习。”
既然想要学好,那一名优秀的老师自然是不能少的。
宋应星幼时的求学之路对他后来的人生,尚且算是顺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