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了好几圈后,王贞仪猛地站起身,激动得眼睛都亮起来了。但就算这样,她也没有擅自下结论,转身回到桌后,拿着笔在纸上仔细的画着图。
一直到屋子里暗到无法写字,王贞仪才叹着气,手腕微颤的放下笔靠在椅背上。
“你这孩子,我就知道你看书看到又不吃饭了!”王母走进来,略带薄怒的看着王贞仪。
“娘!”王贞仪却从椅子后面蹦起来,一把抱住了王母:“娘,我知道了!张衡在《灵宪》中写的‘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他也,是谓暗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是如何运转了!”1
说完,王贞仪又给王母模拟了一遍三个天体的运转。
“娘,你看!”
王母本来还一肚子的火气,她听丈夫的,让女儿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可现在德卿看书看得脸吃饭都不好好吃了,这可让她不乐意了。
只是现在看着女儿眼底像是有星星一般,高兴得嘴角上扬,满脸满足的给她演示这些。
王母的心里又觉得自豪幸福。
“看到了!”王母干脆跟着蹲下来,仔细的观察着王贞仪手里的镜子。
别的不说,从前女儿给她说那些书中的记在,她听得云里雾里,一知半解的不大清楚。
但现在听着女儿说,再看她手里的镜子,王母也弄清楚了月食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所以,是光被挡住了,所以就有月食?”王母指着镜子笑道:“还真挺有意思的。”
“对吧!这就是正常的,根本不是什么噩兆,更不是什么天狗食月。传说固然有意思,可也不能让传说去掩盖真相吧?”
王贞仪握着镜子,转身就打算去桌后去把自己这些理解都写下来,结果被王母轻轻捏住了耳朵。
“娘!”王贞仪歪着身子:“我都快二十了!”
王母轻笑。单手叉着腰:“别说二十,你四十六十八十,那都是我女儿。先吃饭,你爹同你说的那些养生道理你都忘记了不成?”
“娘,我很快的。”王贞仪不服输,但嘴上说的厉害,脚步却还是跟着母亲一起走了。
姜烟就站在门外,看着那对走远的母女,再看依然挂在房梁上的水晶灯,拿起桌上的镜子,学着王贞仪的动作也模拟起了月食的运行规律。
而这只是王贞仪诸多科学成就中的一项。
东汉时期张衡就已经观察到的天体运动规律,一直到两千年后的王贞仪面前,这中间的时光里,依然有许多人不懂到底是什么意思。
王贞仪做得,好似微不足道的将张衡观察出来的内容,再利用同时期,于康熙六十年离世的梅文鼎所著之历法加以运算和辅助,最后得出了属于她自己的一个通俗解释。
可这“微不足道”,却是千年的空白。
吃过饭,王贞仪就又回到书房,写下了《月食解》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