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芸的剧本以地主老范、长工栓柱、佃户瞎鹿与媳妇花枝一家等灾民的逃荒之路为主线。
以美国《时代》周刊记者白修德等人的四处斡旋、常凯申当局的不堪境况为副线。
比小说更立体生动地再现了面对天灾时,这个民族所表现出的精神。
老范,范殿元,曾经是为富一方的地主。
只想着在大灾之年安安稳稳的度过,只不过在一群灾民的暴动中丢了城寨。
儿子死了,土地丢了,只得跟着灾民一起逃难。
在逃难初期,他自持有着大把的粮食,安慰自己与家人道:
别人是逃难,我们家是避灾,等到灾荒过去我们依然是富人。
可是这一路上,先是被打了败仗的果党逃兵抢走粮食。
紧接着刚刚为家里传宗接代的儿媳,因生病不治而亡。
等逃到了神都,当地衙门虽然出手赈灾,可他们却未身处在划定的灾区范围内。
老婆承受不住打击断了气,女儿为了吃上一口饭,将自己卖给了妓院。
千辛万苦终于到了三秦之地,却被告知不再接收难民,在慌乱中捂死了自己的孙子。
从最初一家人的避难,到最后一个人的孤独。
老范开始一步一步往回走,只为能死得离家近一些,落叶归根。
至于另一条线上的常凯申,又是另外一副面孔。
因为种种原因,电影中常凯申这条线没有特别细致的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