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页

许茹不禁感叹了一声:“乔御脑子怎么长的,他是怎么发现这些材料的?”

那当然是寻找相似分子结构的化学原料,然后一个个在虚拟实验室里试。

因为可以调节时间流速,再加上积分便宜,四舍五入基本不要钱。

任何伟大成果的背后,除了灵光一闪外,还有无数次重复实验的累加。

乔御知道这个消息后,心情瞬间+5,当场决定给实验室所有成员加一千块的餐饮补助。

目前的情况,离最终成果还有一小段距离,不过发篇sci一区的论文却绰绰有余。

只不过张开伟刚提出这个建议,就被乔御驳回了。

“不急,等后一阶段的实验做出来后,我们一起发。”

下一个阶段,是把时间从6周压缩到4周。

张开伟顿时急了:“不发论文,谁知道你做出了成果?要是被其他实验室捷足先登,那我们岂不是白干了?”

乔御拿出了准备许久的名册,挨个跟张开伟分析:“现在,全世界做hscs体外扩增、并且活跃,持续发论文的实验室我都整理出来了。”

“比较有威胁性的,就是斯坦福大学、东京大学、伯克利大学和燕京大学李东伟的这四间实验室。”

这四家大学旗下实验室,论文发表列出的名单都长长一串,已经被乔御整理妥当,分门别类归纳在一起。

“我对比过了,他们的研究方向和我们都不一样。斯坦福大学更是上周才发了新论文,论证促血小板生成素和干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条件差异对hscs增殖的影响。所以我们完全不用担心被截胡。”

“而我们如果发太早,那其他实验室看见论文后,就很可能直接调转实验方向。我们必须承认,他们的团队要比我们的优秀。到时候我们的优势反而会荡然无存。”

那都是世界顶尖大学的一流人才,不像是乔御这种,直接从外界招聘,最多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乔御继续道:“我们至少拉开一个月到两个月实验周期的差距,这才有底气发表论文。而且到时候拿出来的数据也会更加好看,上s不是问题。”